连续刚构车桥耦合动力行为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ddv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以其具有运量大、快速、准点、低能耗、少污染、乘坐舒适等综合优势,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土木和交通等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也已经进入了轨道交通大规模的建设时代。 列车通过桥梁时会引起桥梁结构的振动,而桥梁结构的振动反过来也会影响车辆的振动,即形成了车桥耦合振动的问题。随着桥梁结构日趋轻型化,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使得列车和桥梁间的动力作用加剧,车桥动力响应加强,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车线桥结构的运行安全性问题也越发突出,而这在我国尚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因此快速运行的列车作用下,车桥的动态相互作用问题成为我国轨道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亟待开展的基础性课题之一。 本文首先从计算模型、求解方法等方面对车桥耦合振动问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该研究领域近期的主要发展方向: 针对广州地铁6号线高架连续刚构结构体系,通过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程序MSC.Dytran建立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考察了3x36m典型连续刚构,在车桥耦合作用下结构空间动力响应的一般规律;在车桥耦合振动竖向动力响应的研究中,通过大量的参数分析,在一定范围内总结了动力系数随着结构参数及车速的变化规律,同时对连续刚构结构参数变化及车速对车体竖向加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在车桥耦合振动横向动力响应的分析中,考察了连续刚构墩体横向线刚度对墩顶和各跨跨中横向动位移幅值的影响;在结构参数一定的情况下,考察了车速及荷载形式对结构横向动位移幅值的影响,同时分析比较了桥梁结构参数及列车运行速度对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 本文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广州地铁6号线采用的三跨连续刚构体系而言,结构边跨跨中动力系数较其他位置的动力系数大,并且随着边墩、主梁线刚度的增大,动力系数呈增大的变化趋势;车速是影响结构竖向振动动力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列车轮对的加载频率与结构的1 阶竖向自振频率接近时,动力系数明显增大,而车速对结构横向动位移幅值的影响不明显;对于车桥耦合作用下的车体的动力响应来说,车体竖向加速度随着主梁线刚度增大而减小,而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增大,总体上看车体横向加速度随着墩体线刚度的增大而减小,而随着车速的提高横向加速度是增火的,但是与车体的竖向动力响应相比,变化均不是很明显。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业、民用工程项目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丌。在土木工程领域,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大坝等,在施工中
本文研究了建筑的维修决策理论和方法并且进行维修决策系统软件的开发。传统的经验决策往往带有明显的人为主观性,有许多的缺点和不足。为了克服这一点,采用了管理科学领域里的
预应力卵形消化池因其工艺、结构、节能等方面的优点,逐渐成为环保工程中污水处理池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这一结构类型结合实际工程对结构设计的一些问题和风荷载特性进行了研
控制算法、作动器以及作动器的设置位置都对结构的控制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合适的控制算法、性能优良的作动器以及最优的设置位置一直是结构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
刚性悬挂接触网具有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受流条件好等独特优势,成为低净空隧道和地下铁道的首选形式。为满足机车高速运行的需要,本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刚性悬挂接触网进行
随着“保护土地资源,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实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代替粘土转,成为墙体材料改革的主导墙材之一,近年来在城乡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我国三分之二
动力学问题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如结构的振动控制、结构时程分析、优化控制等过程中都要求较精确地求出系统动力响应,为结构提供良好的响应数据,实现结构设计、检测
近年来,随着结构健康监测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构系统的识别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在信号处理、目标跟踪等领域中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的粒子滤波方法引入到结构系
对建于地震区的既有建筑结构,在其使用期间,一方面由于环境因素、结构自身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构性能随时间不断地劣化,另一方面由于建筑物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提高
滑移索结构在实际的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滑雪索道的牵引系统、电线的架设过程,以及在架设大跨索系桥梁时的施工过程,都须利用滑移索。基于此,本文推导了两种不同的单元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