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影响和改变着未来作战理论和作战车辆装备保障的发展,促进了装备保障方式的变化。作为实现武器装备机动性运载平台的军用车辆,对其可靠性和行驶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作为军用车辆动力源的发动机进行状态监测和寿命预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是在总装通用装备保障部“十五”重点课题“便携式柴油车发动机寿命预测系统”基础上应用发动机摩擦学的基本理论,对决定发动机寿命的关键零件“气缸套”的磨损原因及磨损规律进行了分析。应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对气缸套的磨损与漏气关系进行了探讨,确定了以气缸压力为状态参数的寿命预测方法。建立了以气缸压力为主要状态参数,以结构因素和使用条件等辅助因素进行修正的寿命预测数学模型,应用“动态及时”寿命预测法研制出了能够对发动机实施在线测量的寿命预测系统。该方法与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历史数据记录法(或称为“静态定时”法)相比有以下主要特点(即本文的创新点):1、本文认为寿命是动态变化的,寿命曲线的斜率是随着测量时的具体情况而改变的;由此分析了车用发动机气缸套失效的形式,确定了以气缸压力为主要状态参数的“动态及时”寿命预测方法;2、所用的寿命预测状态参数,是利用实际在线测量的气缸、喷油和机油压力三条动态曲线以及峰值压力等特征参数,来预测发动机剩余(储备)寿命;3、根据气缸磨损与气缸漏气的相互关系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气缸压力与剩余寿命的关系的表述具有较严密的科学性,充分体现了磨损与寿命发展变化规律的“动态”效果;4、该系统应用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A/D转换等先进手段;系统软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根据车辆的分布地理条件、使用条件、驾驶员水平、燃油和润滑油的品质,进行调整;5、能够进行多种故障分析。如喷油压力、喷油提前角、进排气门及进排气道的畅通情况、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