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研究了医护职业紧张问题,尤其是在一线从事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情况,采用现代统计建模技术,从不同侧面分析和展示资料所能提供的丰富信息,为解决当前医师所面临的职业心理卫生问题和医院职业压力管理对策提供依据。主要内容如下: 1、在数据清理和缺失值估计的基础上,对数据的调查质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量表的信度分析结果提示本次调查质量可靠;采用方差成分模型进行个体效度分析发现,除心胸外科之外的院本部各临床一线科室个体效度较高,而急救、辅助、后勤、行政等非主要科室个体效度偏低。本次调查将医护作为重点,临床一线科室较高的个体效度反映了临床一线科室的调查质量较好。 2、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 OSI-R 量表的三份问卷进行构念效度评价,单因子分析结果提示构念效度总体较好,但某些变量的个别条目有待于进一步验证或进行修订。多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紧张反应问卷 PSQ 与个体应对问卷 PRQ 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职业任务问卷 ORQ 的构念效度,拟合效果一般,主要原因在于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间存在交叉度量,量表的中文译本仍需进一步改进。 3、当数据具有系统结构特征时,采用多水平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评价构念效度较之单水平模型可以改善拟合效果。本文分别采用 MLwiN 软件与 LISREL 软件例证了单因子和多因子的多水平 CFA 模型或 SEM 模型。由于模型参数是否收敛与变量的维数有关,当变量较多时,往往难于获得高水平多元协方差矩阵的估计结果,因此多元协方差矩阵的估计仍是多水平SEM 模型的瓶颈之一。 4、作为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中间产物——潜变量得分,可以进一步用来做其它的统计分析。本文通过 LISREL 8.53 获得潜变量得分的标准 1<WP=7>山西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化估计值,对潜变量得分的初步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潜变量得分与合计得分所获得的简相关系数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的量表的效度。相关性越强,说明构念效度越高。5、基于潜变量得分,对 PSQ 问卷拟合多反应变量的方差成分模型,分析结果提示,数据具有系统结构特征,其中 VS、IS、PHS 三项指标系统结构特征较为突出,数据分析采用多水平理论更为合理。6、基于潜变量得分的多水平多重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除任务过重(RO)外,任务不适(RI)、任务模糊(RA)、任务界限(RB)、责任(R)、工作环境(PE)均不同程度地导致业务紧张反应(VS)、心理紧张反应(PSY)与人际关系紧张反应(IS);任务过重(RO)仅与躯体紧张反应(PHS)密切相关,此外躯体紧张反应(PHS)还与任务不适(RI)、任务模糊(RA)、任务界限(RB)及工作环境(PE)有关,而与责任(R)关系无统计学意义。适当的休闲放松(RE)可以有效地缓解个体的心理紧张反应(PSY)和躯体紧张反应(PHS);自我保健(SC)也是减轻躯体紧张的有效良药;社会支持(SS)与理性处事(RC)和个体紧张反应(PSQ)的四项指标都呈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与理性处事是个体应对紧张行之有效的方式。7、因多反应变量的随机系数模型难于收敛,本研究“删繁就简“,采用了相对简单,但更易于理解的单变量随机系数模型,并辅以图示获得了较为丰富、直观的结果。结果表明部分变量对个体紧张反应的影响在水平二单位——科室之间存在变异。随机系数模型结果有助于发现哪些变量在哪些科室为特殊的影响因素;也可以借助随机系数模型发现异常的水平二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