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前景光明、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大部分财险公司业务份额中占比最大的是机动车保险业务,作为财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动车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是各财险公司的主要保费收入来源。而我国机动车保险业务起步较晚,且仍将长期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为了引导机动车商业险业务的规范发展,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我国前后开启了两轮机动车商业险改革。2003年开启第一轮改革之后,在车险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无序竞争也逐年加剧,一刀切的统一管制模式和车险产品的高度同质化带来的问题逐渐暴露:机动车商业险业务集中度过高,大中型财险公司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0%且有逐步提高趋势;机动车商业险市场竞争激烈,各财险公司之间不计成本的非理性低价竞争、列支过高的销售费用、综合成本率屡创新高等问题愈演愈烈;此外,机动车商业险业务中存在的高保低赔、定价机制不合理等现象,既使得道德风险案件频发(如:故意制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赔偿金等),又使得消费者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财险公司为此备受客户与社会舆论的诟病;上述问题极大的影响了车险市场乃至财产保险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整治车险行业乱象、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规范各财险公司机动车商业险业务的开展,在2015年的年中,我国第二轮机动车商业险改革正式开启。这次改革除了在机动车商业险的保险条款、保险责任上做出变革之外,尤其重要的是改变了机动车商业险保费的定价机制,且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前后共三次对机动车商业险的最低费率折扣系数下限进行了调整。在此次改革及调整后,机动车商业险的单均保费逐步下降,让消费者切实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同时,也对车险市场和各个财险公司的经营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也随之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以中小型财险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2015年开启的机动车商业险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并从中小型财险公司角度分析此次重大改革对其经营发展的影响,通过深入透视背后原因以及本次机动车商业险改革的背景、过程及相关内容,明确本次改革的意义,并重点关注中小型财险公司在改革后的变化情况。为了量化本次改革所带来的变化,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的车险经营数据为样本,采用数量统计和模型实证检验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山东省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各项经营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在本次机动车商业险费率改革之后,山东省的中小型财险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生存环境更为严峻,在商业险单均保费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中小型财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市场占有率在逐步下降。实证部分以山东省济南市一定观察期内车险市场上持续存续的27家中小型财险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模型检验机动车商业险费率改革对这些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影响,以车险市场占有率为因变量,以保费总收入、车险满期赔付率、车险销售费用率为控制变量,设置机动车商业险费率改革哑变量为解释变量。回归结果显示:本次机动车商业险费率改革与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并随着国家对机动车商业险最低费率折扣系数下限的不断下调有加强的趋势。这说明本次机动车商业险费率改革造成中小型财险公司的车险市场份额渐渐被大型保险公司蚕食,且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入,车险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基于实证结果和相关分析,本文提出了优化改善中小型财险公司经营现状的思路,并为中小型财险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可以为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车险市场的良性竞争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