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散叶生菜(Lactuca sativa var.Longifolia Lam.)品种绿生为试材,在构建和改造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栽培装置的基础上,对不同栽培方式下生菜的生长发育规律及诸如硝酸盐积累与调控等营养生理基础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粒状岩棉的化学隋性研究了无机基质不同营养液浓度对生菜生长发育与营养吸收的影响.与水培生菜相比,适宜浓度提高,1.25倍园试营养液时生长发育最佳,产量最高.不同处理间形成产量差异的原因是在适宜浓度下,发根早,根系生长好,叶片生长快,叶重增加,而短缩茎及净菜率差异不显著.随着营养液浓度提高,植株中N、P、K、Ca、Mg含量增加,但不成线性关系.保持总氮一定,改变营养液中硝态氮含量,以氨态氮或氨基酸态氮代之,分析各处理对生菜生长发育及硝酸盐积累与调控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适当提高氨态氮比例,叶片横向扩展加快,叶片较大,叶色浓绿,尤以甘氨酸替代20%硝态氮叶片生长最快,单株叶片及根重增加,根系活力强,单位面积产量高.减少营养液中硝态氮用量,可有效降低植株中硝酸盐含量,其中叶片较叶柄更为敏感,降低幅度更大.同时改变营养液中氮素形态,可影响硝酸还原酶活性,进而调节氮代谢过程.草炭与熟化树皮混配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主要基质.适当增加树皮比例,可促进生菜生长发育,树皮:草炭为7:3时,单位叶面积干鲜重、叶绿素含量、根数与根重、产量及净菜率均最高,树皮含量高于或低于70%时,生长发育会不同程度延缓.随着树皮含量提高,生菜单株耗水量降低,即节水效果提高.同时,生菜植株中N、K含量随之提高,但P、Ca、Mg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