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城市空间相互影响,互为促进。城市空间是城市为各经济要素的流动、配置、整合所提供的载体和场所,也是从事各项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城市空间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不断寻求空间优化的过程。 工业集聚区已经逐步取代工业园区成为城市工业空间组织的基本单元。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工业园区或者工业企业在产业、信息、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愈来愈趋于地理集中和集聚,由此而形成的工业集聚区与其他城市内部要素共同作用,通过将自身内部优势转化为外部空间优势,促进城市空间优化发展。而得到优化的城市空间中的各种要素配置不断优化,又促进工业集聚区内部和外部要素不断整合,取得进一步发展。因此,工业集聚区发展和城市空间的发展可形成良性循环,互为促进,协调发展。 本文通过从有机疏散、空间组织、产业集群和流动空间四个理论方面对都市工业集聚区和城市空间的基础理论进行总结归纳,在揭示我国工业集聚区和城市空间演变的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工业集聚区对城市空间的优化作用和城市空间对工业集聚区的反作用两个视角,对我国都市工业集聚区和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构建两者协调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对其协调效果进行量化测度和验证。最后以长沙工业集聚区和城市空间的协调性为实证对象,在对其工业产业发展和城市空间的演进相互响应的研究基础上,重点发掘工业集聚区与所依托的城市、城镇及重大基础设施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提取相关数据,对两者在2008年、2012年和2020年的互动效果进行测度。以演进响应和测度结果为基础,对长沙工业集聚区和城市空间的协调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促进两者相互协调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