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橡胶超粘弹特性的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4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不断向深层、深海推进,高温高压的井底环境对井下工具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封隔器作为关键的井下分层封隔工具,其密封元件胶筒橡胶材料在封隔器坐封和承压过程中容易发生“肩部突出”、应力松弛等问题导致封隔器密封失效,造成井下作业失败、生产井停产修井等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以高温高压Y445-115封隔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橡胶材料的超粘弹特性通过胶筒坐封和承压阶段的仿真分析,在材料、结构设计、施工参数等方面提出了高温高压下预防胶筒密封失效的措施。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为准确描述橡胶材料的力学行为,在调研分析橡胶材料超弹和粘弹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封隔器胶筒功能的要求,开展了三种Y445-115封隔器常用橡胶材料的单轴拉伸、单轴压缩和压缩应力松弛实验,根据所得到的橡胶应力-应变、应力-时间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三种橡胶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超弹和粘弹本构方程,并通过橡胶试件数值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本构参数的合理性,为后续胶筒密封性能仿真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接触应力、接触长度、Mises应力的基础上增加了法向接触力作为评价指标,为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封隔器胶筒密封性和可靠性提供了评价方法。(3)基于橡胶材料的超弹特性,针对坐封阶段封隔器单胶筒的密封结构,开展了套管壁厚、胶筒几何参数、防突机构位置和大小、温度等对胶筒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针对坐封阶段封隔器三胶筒的密封结构,开展了胶筒硬度组合方式、温度、载荷施加方式对三胶筒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为胶筒和防突机构的优化设计、施工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指导依据。(4)基于橡胶材料的粘弹特性,通过将压力载荷等效转换为位移载荷,开展了承压阶段封隔器胶筒硬度、温度、载荷对封隔器胶筒应力松弛的影响规律研究。为避免胶筒密封失效提出了改进措施。本文通过开展胶筒橡胶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超粘弹力学性能的实验,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封隔器胶筒在坐封和承压阶段的密封性能。研究成果为封隔器胶筒的设计优化和密封失效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对改善封隔器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是目前油气勘探的热点,安岳特大型气田的发现揭示了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巨大的勘探潜力。川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时代老、埋藏深,经历过多期成岩改
碳基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尺寸在10 nm以下,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化学性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传统有机染料和半导体量子点相比,碳基量子点具有大表面积、绿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最重要生产资料的土地需求量愈发旺盛,集体土地征收活动也在频繁进行。但由于在我国目前法体系下并不存在明确的集体土地征收决定主体,导致征地纠纷发生时,被征地者在司法诉讼中难以准确确定权利主张对象,司法审判也因为法律规定的不明确,难以有效确定行政诉讼的被告,明确集体土地征收决定主体势在必行。为此,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集体土地征收的立法演变及概念性质,并指出土地征收
合金液-固相变过程中的高熔化熵相多呈棱角状或针片状,这种形貌常给材料的力学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改变相变条件可改变高熔化熵相的生长方式及其形貌,从而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生长方式的改变可归结为Jackson因子α或生长因子的改变。然而,目前对于固-固相变的转变熵及其生长因子的研究较少,这使得固态相变中,通过调控高熔化熵相的形态来改善合金力学性能进展缓慢。本文以Al-24.2%Si、Mg-5%Si、
目前,山西省农业种植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升高,玉米作为全国第一大产量的种植作物,对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水资源的消耗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为了研究不同水分条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任务中至关重要的技术之一,在人脸识别、自动驾驶、医疗图像诊断等领域中拥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但是,目标检测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瓶颈,例如:目前主流的目标检测模型都是基于锚点制作标签特征图并设置了特征金字塔模块,但锚点的设置严重影响了检测模型的通用性,特征金字塔模块会导致模型大量的冗余运算;同时,这些主流目标检测模型无法对目标之间的关联特征进行有效提取与应用,且无
吸波材料在飞机隐身、微波暗室以及电磁波防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传统吸波材料具有厚度大,密度高,吸收带宽窄等缺点,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研发具有“薄轻宽强”
传感器是人类在生产和科研领域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不论是对宏观宇宙的研究,或是对微观细胞的观察,几乎所有的现代化研究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传感器。目前,基于金纳米颗粒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的传感器多是以光纤或是薄膜为载体来进行传感探测。光纤传感器具有不易受电磁干扰,灵敏度较高的优点,但在平面光子集成领域的应用受
阴影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一直是图像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阴影处理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的预处理步骤,阴影处理在目标检测、医学图像、航空影像等各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然而最近几年阴影处理研究更加偏重于视频序列中的阴影处理。基于视频序列的阴影处理算法通常使用帧差法或背景相减法来提取阴影特征,因此这些算法难以应用到静态图像中。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基于透明质酸(HA)和聚乙烯亚胺(PEI)的优良特性,成功合成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透明质酸(mPEG-g-HA)和维生素E接枝聚乙烯亚胺(VES-g-PEI)。以mPEG-g-HA和VES-g-PEI为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