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高速碰撞和爆炸等事件也不断增多,对人体的安全防护也变得尤为重要。聚碳酸酯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比强度和透明性,是一种理想的透明防护材料。聚碳酸酯常被应用于制作防弹玻璃等透明防护部件,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到子弹或碎片的冲击。因此,为了更好地设计防护部件,有必要研究聚碳酸酯在冲击加载下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机理。另外,为了更好地研究设计防护部件,还需研究人体在高速碰撞和爆炸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高速碰撞和爆炸等事件也不断增多,对人体的安全防护也变得尤为重要。聚碳酸酯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比强度和透明性,是一种理想的透明防护材料。聚碳酸酯常被应用于制作防弹玻璃等透明防护部件,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到子弹或碎片的冲击。因此,为了更好地设计防护部件,有必要研究聚碳酸酯在冲击加载下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机理。另外,为了更好地研究设计防护部件,还需研究人体在高速碰撞和爆炸等事件中受到的损伤。弹道明胶具有和肌肉组织相似的动态力学响应,且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是一种优秀的人体肌肉组织替代物,常用于动态实验中模拟人体。因此,研究弹道明胶在冲击加载下的动态响应,有助于研究子弹和高速碎片对人体的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一级轻气炮和二级轻气炮,开展聚碳酸酯的平板撞击实验,并结合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量样品的粒子速度时程曲线,研究聚碳酸酯在冲击加载下的力学性能和层裂损伤。通过雨贡纽实验,分析碰撞和冲击波到达样品后界面的时间,测得聚碳酸酯在0.248–1.290 GPa加载压力下的雨贡纽状态方程,us=2.39+0.80up+1.24up~2,补充了聚碳酸酯低压雨贡纽数据的空缺。通过层裂回收实验,分析样品自由面粒子速度时程曲线,获得聚碳酸酯的拉伸应变率和层裂强度,并发现聚碳酸酯在冲击加载下的应变软化现象和卸载熔化现象,分别引起了层裂强度率和拉伸应变的变化。利用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对聚碳酸酯的层裂回收样进行表征,获得回收样内部的三维孔洞信息。分析孔洞的形貌,并对孔洞的球度、数量和样品的损伤强度进行统计,发现低速实验(碰撞速度≤244 m/s)和高速实验(碰撞速度>244 m/s)的初始孔洞形貌和后期发展有所差异。低速实验的初始孔洞呈细长型,是损伤早期只有分子链链间破坏造成的;高速实验的初始孔洞呈椭球型,是损伤早期同时分子链链内破坏造成的。两者破坏机制的不同,导致孔洞生长、合并过程有所不同,并且球度分布和损伤分布也略有不同。基于一级轻气炮,开展弹道明胶的侵彻实验,并结合高速摄影机拍摄其动态过程,研究弹道明胶的损伤响应。根据拍摄结果,可以获得空腔的直径和弹丸的侵彻深度及其位移历史。结合无量纲分析方法,分析弹丸的侵彻深度,建立一个联立弹丸侵彻深度与弹丸直径和入射速度的经验公式,πd=0.550πD~1.271πv00.826-12.028/πv20,并且同时适用于低速侵彻和高速侵彻。结合弹丸阻力数学模型,分析弹丸的位移历史,发现侵彻过程中,弹丸的加速度(拖曳力)–速度曲线呈‘S’型;侵彻中后期,弹丸实时速度相同时,不同直径和入射速度的弹丸所受的平均横截面积拖曳力是相同的。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弹道明胶的侵彻实验进行模拟。采用LS-DYNA软件和ALE法,建立一个二维轴对称模型,并用结合多项式状态方程的流体弹塑性材料模型定义弹道明胶。其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可以有效的辅助实验分析。
其他文献
Na+/HCO3-共转运体NBCe1(Slc4a4)属于SLC4家族,在机体的酸碱平衡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失常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胰腺炎、白内障、癫痫等疾病。近几年来,关于SLC4家族蛋白结构功能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NBCe1跨膜区(TMD)的结构可分为转运结构域(Carrier domain)和支架结构域(Scaffold domain)。NBCe1的离子转运机制可能采用电梯模型(Ele
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ni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AEMFCs)因其快速的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动力学以及能够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碱性介质中氢氧化反应(hydrogen oxidation reaction,HOR)动力学缓慢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即使在贵金属Pt电极上,碱性介质中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确立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全球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运动,同时速度也居世界之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一项主要任务;而在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是实现其自身市民化的核心和基础。对于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农业人口市民化权益保障的问题,学界已经开始了讨论。笔
利用CFD预报水面舰船航行性能,能够在设计阶段对多种船型设计方案、附体布置方案和推进器设计的水动力性能进行预报和评估,实现基于仿真的船型设计技术,降低新船型的开发成本和周期。本论文采用自研CFD软件,开展了基于粘性流集成六自由度运动和结构化的动态重叠网格技术的水面舰船航行性能预报技术的研究,以国际标准船舶模型DTMB5415系列和KCS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面舰船快速性、操纵性和耐波性数值分析模
炔烃作为有机合成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官能团,其多样性官能团化属于有机化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从分子轨道角度来讲,炔烃功能基团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而具有特殊的反应性能,故探索炔烃的官能团化反应将为发展新的合成方法学提供无限的可能。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炔烃的官能化反应研究诸如炔烃的氢芳基化、碳芳基化、碳氧合、烯基化和环化反应等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随着21世纪的到来,合成化学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顺
夹层结构一般由上、下高强度薄面板和中间轻质厚芯层组成,这赋予了该结构型式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减振降噪和抗冲吸能等优异性能。这正是夹层结构在航空航天、高速列车和包装等一些对重量和缓震要求苛刻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近年来,船舶结构夹层化研究工作已逐渐受到关注。凭借自身结构型式简单、易于加工和维护等优势,单层波纹金属夹层结构成为最早应用于船舶结构的夹层结构之一,其对于船舶结构轻量化和冲击防护性能方面
第一部分小鼠脑损伤模型的构建及miRNA-210表达评估目的:脑损伤小鼠的建模及验证模型。方法:1)使用雄性C57BL/6小鼠进行腔内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建模;2)Longa及Bederson的5分制法进行小鼠建模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3)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小鼠的行为能力;4)TTC染色及梗死面积测量;5)免疫组织化学法
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是由配位键驱动组装而成的超分子化合物。它在药物传递、分子识别和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超分子材料。在众多离散的金属笼结构中,以金属钯(Ⅱ)为介质的有机笼具有易形成、明晰的金属配体比例及可预测的空间结构等特点,是最通用的超分子笼状化合物模型。尽管人们在探究金属笼结构和性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大多数研究主要是针对刚性的配体笼状化合物,而对于相对柔性的笼状
为应对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浓度所引起的一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CaCO3与Ca O间可逆转化的钙循环是众多技术中极具应用前景的解决方案。目前,基于钙循环的吸附增强制氢、CO2捕集-催化转化和化学链氧化过程已得到了广泛研究,且均展现出良好的实用性。尽管如此,制约钙循环技术进一步普及的关键因素在于其脱碳阶段的高能耗,而这些能耗目前大多通过煤
碳-碳σ-键官能化反应是利用化学键断裂而重组复杂有机化合物的高原子和高步骤经济性的化学转化平台。然而,碳原子周围密集分布的化学键所产生的立体位阻效应和碳-碳σ-键的惰性特征致使碳-碳σ-键活化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吲哚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杂环化合物,其在生物制药、合成化学、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故制备多功能的吲哚衍生物是合成化学家较为关注的领域之一。而发展基于吲哚的碳-碳σ-键活化及其官能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