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氏春秋》中集中论述教育的篇章主要有《劝学》、《尊师》、《诬徒》、《用众》四篇,篇章虽小,但内容丰富,包括教育的目的、教学原则、教学观、师生关系、学习观等方面。《吕氏春秋》产生于我国春秋战国这一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而《吕氏春秋》是一部融汇诸子思想的著作,它对先秦诸子的思想既有扬弃也有吸收,是一部具有非凡价值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吕氏春秋》的教育思想可以发现,其中提到的许多教育思想在当今中学教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中学新课程改革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学生、学校、社会都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新的理念与《吕氏春秋》教育思想中的某些观点基本一致,因此,我们通过研究《吕氏春秋》的教育思想及其价值,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使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教学更好地发展。本文对《吕氏春秋》的教育思想加以探讨研究,并结合当代的新课程改革,从而找出当代中学教学可以借鉴之处。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可行性四个方面。第二部分为《吕氏春秋》的师生观及其对当代中学教学的启示,通过对《吕氏春秋》“尊师爱徒”师生关系的研究,启示在当代的中学教学中教师应怎样“爱徒”,学生应怎样“尊师”,从而共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三部分为《吕氏春秋》的教学观及其对当代中学教学的启示,通过对《吕氏春秋》中教师“善教”的研究,启示当代中学教师应恰当运用“好之乐之”、“启发诱导”、“视徒如己,反己以教”的教学方式。第四部分为《吕氏春秋》的学习观及其对当代中学教学的启示,通过《吕氏春秋》中关于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以及环境对学习的重要影响的研究,启示当代中学生树立高层次的学习价值观,坚持“疾学”并且“善学”,注重营造对学生学习有利的环境。第五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高度总结,再次强调《吕氏春秋》独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