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抑癌基因P16、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1-2、原癌基因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涎腺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病理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抑癌基因P16、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1-2、原癌基因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涎腺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病理间关系,为涎腺肿瘤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及图像分析系统对37例涎腺恶性肿瘤、31例涎腺多形性腺瘤、20例涎腺非肿瘤组织中P16、Bc1-2、C-erbB-2及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阳性细胞进行图像分析定量测定。(2)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涎腺良、恶性肿瘤及非肿瘤组织中HPV16、18型DNA。结果:维、汉民族涎腺组织中各指标表达间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涎腺恶性肿瘤组HPV16、18型DNA阳性率为27.0%,多形性腺瘤组阳性率为9.7%,而涎腺非肿瘤组织无一例阳性,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形性腺瘤中p16、Bc1-2、C-erbB-2及PCNA阳性率均低于涎腺恶性肿瘤,但仅C-erbB-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涎腺恶性肿瘤中HPV感染与P16、C-erbB-2、Bc1-2、PCNA异常表达,据此资料尚不能认为它们之间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1)C-erbB-2的过度表达可能在涎腺组织良性病变的恶性转化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2)p16、Bc1-2及PCNA的异常表达在涎腺良、恶性病变存在一定差别,虽无统计学意义,却能反映其变化特点,有待增加更多病例加以证实。(3)HPV16、18型感染与某些涎腺肿瘤的发生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涎腺组织几种基因表达无民族差异,提示不同民族基 因背景特点在涎腺肿瘤的发生进展中无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手性农药环境行为方面存在对映体选择性差异,这种差异普遍存在于环境及生物体内,且由于手性农药的对映体在环境中降解速率可能不同,导致它们在环境中的对映体比很可能偏离1:1,因此产生的毒性效应也将完全不同于1:1时的毒性效应。本课题选择了两种拟除虫菊酯类手性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LCT)及氯菊酯(permethrin,PM),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LCT的两
胆管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 逐年上升。依国内现有的资料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胆管癌发病率明 显高于国外。这可能与我国胆管结石、胆
铬渣是冶金行业常见的一种废渣,其中含有六价铬时,会对人体产生毒性。铬渣大量堆积又得不到无害化或减害化处理会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路基拓宽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而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是公路改扩建工程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降低不均匀沉降是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拓宽技术的关键。以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成功技术为基础,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确定改扩建方案的办法,针对山区改扩建路工程相似性和特殊性,结合工程实例,完成了如下研究工作:依据山区公路工程的特点和工后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剖析了山区公路新
<正>1991年,加拿大首次报道了一种新的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病症,该病可发生于健康状况良好的猪场,以5~12周龄
2016年5月9日上午,在黄河兰州段地面以下40 m深处,"金城四号"盾构从黄河北岸中间风井缓缓破洞而出,我国首条"穿黄"地铁——兰州地铁隧道1号线右线顺利贯通。兰州轨道交通成功穿越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得到盾构在砂土地层中掘进时地下水稳态渗流条件下孔隙水压力的分布特征,对计算结果进行拟合可得隧道覆土层中竖向孔隙水压力及穿越层中水平水头分布的函数
从绝缘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现场局部放电现测试的各种干扰源,提出抑制和解决的方法。采取适当的抗干扰措施后,对动车组电压互感器进行局部放电检测,能有效发现互感器
本文用自制的水蒸汽蒸馏-溶剂萃取装置从沙枣花鲜花中提取挥发油,测得其含量为0.1%.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色谱分离出85个组分,质谱鉴定了其
目的:应用PCR-SSCP分析法检测NF1基因易位断点区32、33号外显子突变,希望能为进一步探寻中国人NF1基因突变的热点区域提供部分基础工作。方法:按照NIH 1987年制定的NF1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