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使用电设备满足国内和国际上的输入电流谐波含量标准,必须采用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在各种PFC变换器中,反激PFC变换器因为有很多优点,包括在输入输出有电气隔离、控制和结构简单等,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当今用电设备趋于多元化,负载因变化范围变宽而对电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反激PFC变换器,当它工作在断续导通模式(discontious conduction mode,DCM)时,其输入电流的波形是理想正弦波,但它的输出电压纹波较大,且开关管的峰值电流较大,多用于小功率场合;当它工作在临界连续导通模式(critical conduction mode,CRM)时,其开关管峰值电流小,输出电压纹波小,比DCM模式时的功率范围更大,但它的输入电流不是理想正弦波,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在输入电压过零点附近很高,会增加开关损耗和工作频率范围,影响其应用推广。因此本文通过使用混合导通模式(mixed conduction mode,MCM),使反激PFC变换器能够同时工作在DCM和CRM,并结合两种模式的优点,并能够根据输入电压和负载电流的变化改变两种导通模式的比例,以此改善反激PF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波形、输出电压纹波和功率因数等指标。本文对反激PFC变换器工作在MCM状态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通过将其与传统DCM和CRM控制下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直观地展现了它的效果。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变换器能够工作在MCM,相比于工作在CRM,它的输入电流更接近于正弦波、通过限制开关管的最大工作频率减小其开关损耗、提高了功率因数,相比于工作在DCM减小了输出电压纹波。由于反激PFC变换器工作在传统CRM的输入电流不是理想正弦波,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使用变斜率三角波的变导通时间(varaible on time,VOT)控制,从而使其实现单位功率因数,通过使主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发生变化,使输入电流的波形变为理想正弦波。通过将这种使用变斜率三角波的VOT控制引入到MCM反激PFC变换器中,使MCM反激PFC变换器的功率因数进一步提高,达到单位1。本文通过对单位功率因数MCM反激PFC变换器进行详细的理论推导,将其与COT控制的各项参数进行对比,证明其输入电流为理想正弦波,且不会受到转折点的影响,通过仿真验证,进一步证明了该变换器能够工作在单位功率因数MCM,且相比COT控制MCM,其功率因数更高,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