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创伤性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及相关医护人员的质性访谈,探讨其现存的健康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并初步构建健康行为干预方案。在健康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跨理论模型指导制定干预方案,并评价该干预方案对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健康行为得分、行为转变意愿、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研究一为质性研究:采用关键知情人访谈法,对12名医务人员和11名创伤性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开展个人深入访谈,探讨创伤性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健康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二为平行对照、重复测量类实验性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1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干预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行为干预:住院期间行健康教育,出院后予以指导和电话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为期6个月的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行为干预,并在术后第1、3、6个月进行复测,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比较行为转变意愿、健康行为水平、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结果研究一:创伤性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健康行为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信心和动力、依从性差、获取信息能力参差不齐这三个方面。创伤性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健康行为的促成因素有家庭、医护人员支持,良好遵医行为,接触相同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创伤性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健康行为的阻碍因素有认知水平低下,行为改变意愿薄弱,人际关系变淡,巨大的经济压力,负性情绪。研究二: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健康行为、行为改变意愿、日常生活能力、焦虑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干预组健康行为、行为改变意愿均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3、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创伤性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建立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的,通过制定系统而全面的、分阶段的健康行为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提高健康信息认知水平、家庭支持水平,减少负性情绪,建立并维持患者健康行为;对创伤性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行为干预方案不仅针对性强,还能改善不良健康行为,督促建立健康行为并进行维持,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