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普遍达成一个共识: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于是人才培养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竞相进行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以期达到育人兴国的目的。当前我国同样处于这样一个国际大环境之中,如何进行教育改革、实现素质教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研究外国在推行素质教育方面的得失,可以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一些思路或启迪。本文以与我国有近似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日本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历史文献法和比较法,通过对其自明治维新以来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的剖析,并结合我国素质教育所面临的实际,提出可供借鉴的改革方案,以期推动我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首先在课题综述中对研究日本素质教育的背景及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之后分五部分对日本素质教育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日本素质教育涵义的界定。素质教育是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随着普及教育的推广而产生、发展的一种教育。伴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其内涵和外延日益丰富、不断扩展。虽然各国对其称谓不同,但只要体现出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突出主体精神、关注终身发展,符合科学、民主、平等、自由等时代精神的教育,都可称之为素质教育。 第二部分:日本素质教育的历史回顾。自明治维新以来到二战结束,日本素质教育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彻底变异的历史过程。反映了日本在面对扑面而来的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时,在被迫应对中,由于没有正确对待本国历史文化传统,从而使初具雏形的素质教育被军国主义扼杀于襁褓之中,这足以使他国引以为戒。 第三部分,战后日本素质教育的重建。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现在,日本素质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在美国的帮助下被动重建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主动建设素质教育的过程。其经验与教训,弥足珍贵。 第四部分,日本素质教育的特点、问题及对策。日本经济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说归功于它的教育。日本教育的重改革、重视学生全面主动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倡个性化教育等值得我们去学习。当然日本教育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重智轻能、学历主义、考试竞争、教育荒废等问题相当严重,为此,日本提出了进行“心”的教育,加强德育工作,进行体制创新,进行课程改革,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措施。其合理之处,值得借鉴。 第五部分,日本素质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日本素质教育的推行得力于:1.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2.政府的大力贯彻和支持;3.社会团体的推动。借鉴日本素质教育的经验,我们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1.淡化学历观念,扩大高校招生数量,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2.重基础、抓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加强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4.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学能力;5.重视课程改革,培养符合三个面向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