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A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对癌基因EphA2和c-Myc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at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生殖模式的改变和生活中雌激素接触量的增加导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不断攀升。研究表明,激素治疗能改变啮齿动物的乳腺形态和肿瘤的敏感性,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还有实验证实雌激素是乳腺癌的启动因子,为乳腺癌发生的必要因素。可见,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雌激素(Environmental Estrogens,EEs)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中的一大类,它们可以模拟雌激素作用,对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诱导肿瘤(如乳腺癌)的发生。已经有许多研究证实了环境雌激素中的DDT、PCBs、TCDD等对人类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新出现的酚类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大量实验证实,酚类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效应。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双酚A(Bisphenol A,BPA)用途非常广泛,但我国目前尚未对其污染展开大规模的调查,BPA对机体作用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方面还很少。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双酚A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产生这些作用的机制。本研究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不同浓度的双酚A(10-4、10-5、10-6、10-7、10-8、10-9、10-10mol/L)对MCF-7乳腺癌细胞进行染毒,持续1周后,通过细胞计数了解MCF-7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BPA作用MCF-7细胞后可引起细胞增殖,各浓度组均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第二部分用不同浓度的双酚A(10-4、10-5、10-6、10-7、10-8mol/L)对MCF-7乳腺癌细胞进行染毒,持续10天后,通过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比较了各浓度组中MCF-7乳腺癌细胞里的癌基因EphA2和c-Myc mRNA表达差异。结果发现EphA2和c-Myc的mRNA表达呈现上升趋势,各浓度组c-Myc的mRNA水平要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了下面结论:BPA引起的细胞增殖可能是通过EphA2和c-Myc等癌基因的表达增加而引起的,并且BPA对细胞的增殖作用有一定的浓度范围。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产生的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已成为当前影响肿瘤化学治疗疗效的主要障碍。多药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同时,对结构
为了探讨DTI对于判定胶质瘤良恶性和侵袭性、明确白质纤维束受损情况的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1例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病例的常规MRI和DTI表现。结果表明:1.常规MRI检查可明确胶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颅脑外伤行开颅手术患者,术中放置颅内压探头于硬膜下或脑室中;术后用颅内压监护仪连续观察颅内压数值,同
第一部分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的影响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YS-1、YS-2的不同配比对异体抗原结合醋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品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文章以"互联网+"时代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转型促
构建了新的实验教学平台,不断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出一条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并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劳动力资源丰裕而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农业发展中大多以劳动替代资本;而劳动力资源不足
背景: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且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转移快。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区,其死亡率世界第一,而且近年来有发病率增高,发病年龄下降的趋势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检测与头颈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
本文以CNKI期刊数据为基础,利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从2007年到2017年我国湿地保护研究文献的发文趋势、基金资助、论文作者、研究机构、主要期刊、高频关键词和高引文献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