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经常会在生活周期的一定阶段面临食物的缺乏而受到饥饿胁迫,同其它环境胁迫如低温、病害、重金属,过高或过低的pH值、碱度、溶解氧等对鱼类的影响一样,鱼类的存活、生长、发育、繁殖等都将因饥饿而受到影响。尽管饥饿是动物生长的不利因素之一,但不少研究者在动物中普遍发现了“补偿生长”现象,即继饥饿或营养不足或因繁殖所引起的体重损失后,动物摄入充足的食物所出现的异常生长以恢复损失的体重或“生长轨道”的现象,并已在一些动物的饲养中利用此现象通过改变饲喂方式而获益。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鱼对饥饿的耐受力和适应性特征不同。有关饥饿对鱼类影响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鱼类适应饥饿的生态对策,评价鱼类营养状况,并且还可对鱼类自然资源的保护、苗种繁育、水产养殖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鱼类补偿生长的研究现已成为水产动物营养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在90年代才开始研究鱼类的补偿生长现象,涉及到南方鲇(1998)、草鱼(1999)、真鲷(2000)、银鲫(2000)、杂交罗非鱼(2000)等少数几种鱼类,由于在补偿生长的研究中,所用鱼种类不同,研究方法单一等,导致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 湘云鲫是生物工程高科技的产物,其研究与开发已被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目前在我国推广养殖达20多个省市。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几种不同的饥饿(限食)方式后饱食对湘云鲫生长的影响,以及其在饥饿和饱食过程中鱼体化学组成的变化,并对饥饿后湘云鲫对硫酸铜的抵抗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预试验表明,湘云鲫在每日投饵4次,每次摄食2h下的摄食率(5.43%)为每日最大摄食率,饥饿9d后饱食5d的湘云鲫通过显著提高食物转化率(FCE)来实现补偿生长,而饥饿5d后饱食9d的湘云鲫FCE和摄食率(RL)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预示湘云鲫可能还通过RL升高来补偿生长。 在研究限食不同时间后饱食对湘云鲫的影响时发现:(1)对于限食10d后饱食的湘云鲫而言,限食程度越大,特定生长率(SGR)值越低,限食后饱食7d,限食各组SGR急剧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限食程度越大,在饱食阶段SGR上升幅度也越大,但限食程度的加剧,并未能延长湘云鲫的补偿生长时间。在饱食阶段各限食组的SGR、FCE、RL总的变化趋势为“升高—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波浪式变化规律。并且SGR、FCE、RL(ST101组除外)均高于对照组,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试验结束时,ST121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出现了超补偿生长,而ST111组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但ST101和ST010组只具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2)对于在第2个“限食—饱食”阶段的湘云鲫而言,在饱食阶段,各限食组的SGR和RL均大于对照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并且,各限食组在整个饱食阶段的体重增长均低于对照组,只具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3)限食 20d后饱食的湘云鲫的试验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各限食组的SGR. FCE、RL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ST121组,grl*组出现了超补偿生长,ST01。组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STill组只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 N)限食41d后饱食16d的湘云鲫,各限食组均只具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6)限食!cd、15d. 20d的湘云鲫的RL与SGR、FCE的关系可分别用对数曲线模型及二次曲线模型很好地拟合。 限食10d:SGR目1.28001。炒山+0.Zll3(=0.896) FCE=一3.5776叫2+30.3277仰广4.9412(萨=0.866 限食15d:SGR目0.832log叫+1.967畔=0.890) FCE-30.346仍Q’十72.0537叫+13.0502(R=。97幻 限食20d:SGR二1.15551。g(R)十01028of 二0.923) FCE——6.69砧(RL)‘十48.7295(RL)一35.419of二0.975) 饥饿不同时间后饱食的湘云鲫的试验结果表明:饥饿时间越长,饱食阶段SGR 3 除外)越高,达到各组SGR最大值所需时间越短,补偿生长持续时间越长。各饥饿组在饱食第1周的FCE均达到各自饱食阶段的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各饥饿组在饱食阶段RL的上升速度较慢,直至饱食第2周,才达到各自饱食阶段的最大值。各饥饿组在饱食阶段的SGR. FCE、RL均高于对照组。但试验结柬时,各饥饿组的体重仍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饥饿后饱食的湘云鲫只具有部分补偿生长能力。试验还表明,湘云鲫具有波浪状的生长模式。饥饿期间,湘云鲫的水分、灰分含量上升,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下降,但在饱食阶段,各饥饿组鱼体化学组分含量均有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的趋势,饥饿后饱食的湘云鲫的营养水平(以粗脂肪、粗蛋白作指标)没有降低。 饥饿结束时,湘云鲫肝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显著上升j经短期饥饿的湘云鲫对CSSO。的抵抗能力没有下降,在25.5《6.w时,CSSO4对各饥饿组湘云鲫叨田LC5。值为 1.75mg·LI~2.52mg·LI介于对照组 1.86mg·L”l之间。 本文还对湘云鲫在补偿生长阶段SGR的变化特点、鱼体化学组成的变化、补偿生长的生理机制、饥饿后湘云鲫CAT活性及其对硫酸铜的耐受力、湘云鲫的生长模式以及不同投饲方式下湘云鲫对环境的营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