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事学在西方已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多个流派,研究范围也从文学的范围中拓展开来,开始关注各类叙事。在我国,用叙事理论对新闻进行分析起步较晚。随着近年国内叙事学研究掀起的一个研究高潮,运用叙事理论研究新闻开始升温。国内运用叙事学对新闻文本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新闻叙事主体、新闻叙事视角和新闻叙事结构的研究上;还有学者仅就新闻的某一报道形式的叙事结构作过探讨。《时代先锋》是《人民日报》2005年推出的一个大型人物通讯专栏,有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的广泛参与。《时代先锋》作为中国当前先进人物通讯的典型,对其进行叙事学研究,能透视出中国当前先进人物通讯叙事特点。这对深化并扩展新闻叙事学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热耐特将叙事分为三个方面:故事、叙事(文本)、叙事行为。本文以此为基础,拟以叙事对象、叙事结构、叙事人、叙事视角与叙事时间为理论框架,研究《时代先锋》人物通讯的叙事内容、文本表层结构与建构叙事文本的方式,总结出其叙事特点。本文正文第一部分对《时代先锋》叙事对象的研究,实际是叙事内容的研究,即热耐特所谓的故事。在《时代先锋》的先进人物通讯中,叙事对象虽然是先进人物,但其形象塑造要通过其事迹来表现,所以研究人归根结底是研究事,即故事。但人物事迹繁杂,因此需要有选择地叙述。《时代先锋》用刻板形象、原型沉淀与置换的方式实现了有选择地叙事。采用这两种手段既是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同时也反作用于主流意识形态。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要求媒体叙事符合其指针,规定了叙事范围,从而使先进人物按一定的脸谱类型呈现给大众;另一方面,又因为先进人物的脸谱化形象根植于大众头脑中,事实上它使大众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主流意识形态,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得以巩固。第二部分对《时代先锋》叙事结构的研究,实际是对叙事文本的表层物理结构的研究,即热耐特所谓的叙事,可从中窥视文本的写作风格。从叙事学角度来说,先进人物通讯作为一种叙事话语,其叙事以一定的方式来组织,其叙事结构也有一定程式。《时代先锋》的叙事结构图式由标题与情节两部分组成。标题呈现出的特点是,标题信息量增加,使人物具像化;多为对偶式,小标题使用频繁;标题的叙事风格多样,从而导致不同的传播效果。情节由主要事件与背景构成。主要事件有多种组构方式,但背景信息略显不足。第三部分对《时代先锋》叙事人、叙事视角的研究,以及第四部分对《时代先锋》叙事时间的研究属于叙事行为的研究范畴,可揭示出叙事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时代先锋》人物通讯里最为普遍的是叙事者隐蔽参与文本叙事,使叙事显得客观冷静。当记者作为公开的叙事者叙事时,通常使用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记者”来增强叙事的现场感。《时代先锋》先进人物通讯采用了编辑性的全知视角、固定性人物有限视角、转换式内聚焦、多重式内聚焦、第三人称外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并进行了这几类视角的组合与转换。《时代先锋》以不同的叙事时序、错落的叙事时距与变换的叙事频率重构起文本的叙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