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们奋勇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们奋力开创。胡锦涛指出,当代青年要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让青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青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热爱社会主义,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才能拥有壮丽的青春,才能实现人生的美好理想。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更多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的对象,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探讨信念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青年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意义,分析了当代青年社会主义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加强青年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对策。信念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观念,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信念是在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多次选择和过滤,以情感和意志为支撑,具有坚定确信特征的深层次观念。社会主义信念具有强大的凝聚、导向、激励功能。加强青年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是保证青年健康成长、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是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抢占思想阵地,赢得青年的需要。通过观察和借鉴相关研究资料,发现部分青年的社会主义信念存在不少问题:社会主义信念淡化,对社会主义缺乏理性认识,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信心不足;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甚至主张多元化;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理论纷繁复杂,社会主义实践迭宕起伏;全球化对青年社会主义信念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处于战略机遇期,一系列矛盾问题凸现,对青年社会主义信念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体现;党内存在的问题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影响;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也存在问题,青年往往注重科学技术的学习,观察问题比较肤浅,缺乏理性思考,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兴趣。本文重点有针对性地论述了搞好青年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对策。从思维方法的培养入手,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科学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相关论述,围绕社会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观这些最新的理论,加强理论武装,深化青年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针对青年关心的热点问题答疑释惑。优化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环境,提高方法途径的科学性,增强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