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量二尖瓣E峰流速、左室流出道(LVOT)峰值流速及其呼吸变异度,明确二尖瓣E峰流速呼吸变异度在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1.研究对象:2017年05月至2018年01月连续入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的无自主呼吸触发完全控制机械通气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2.研究方法:所有入组患者行早期复苏,3小时内30ml/kg晶体液静滴,入院前已完成早期复苏的患者直接进入下一步。存在持续性低血压患者,加用血管收缩药(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 Hg。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诊断、APACHEⅡ评分、呼吸机潮气量、平台压、呼气末正压、心率、血压等数值。超声测量LVOT内径(D)、LVOT速度时间积分(VTI)、二尖瓣E峰流速(VEpeak)最大值及最小值、LVOT峰值流速(Vpeak)最大值及最小值,计算每搏量(SV1)、二尖瓣E峰流速呼吸变异度(△VEpeak)、LVOT峰值流速呼吸变异度(△Vpeak)。行容量负荷试验,容量负荷试验结束再次测量及计算各参数。以SV增加≥15%为容量负荷试验阳性。3.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前瞻性观察研究,非实验性相关分析,单个体双变量样本,同时测量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二尖瓣E峰流速、LVOT峰值流速并计算呼吸变异度,以容量负荷试验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尖瓣E峰流速、LVOT峰值流速及呼吸变异度的差异性、相关性。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绘制散点图;双变量间相关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表示为统计学差异性显著。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二尖瓣E峰流速呼吸变异度、LVOT峰值流速呼吸变异度预测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效力,计算截点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结果1.共有40例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本研究,容量负荷试验阳性患者23例(57.5%),二尖瓣E峰流速呼吸变异度(0.21±0.05),LVOT峰值流速呼吸变异度(0.14±0.03),容量负荷试验阴性患者17例(42.5%),二尖瓣E峰流速呼吸变异度(0.13±0.03),LVOT峰值流速呼吸变异度(0.09±0.02)。2.无自主呼吸触发完全控制机械通气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二尖瓣E峰流速呼吸变异度(0.18±0.06)大于LVOT峰值流速呼吸变异度(0.1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二尖瓣E峰流速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与LVOT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相关性分析:无自主呼吸触发完全控制机械通气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二尖瓣E峰流速呼吸变异度与LVOT峰值流速呼吸变异度高度相关(r=0.898,P=0.000)。4.ROC曲线:无自主呼吸触发完全控制机械通气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二尖瓣E峰流速呼吸变异度预测容量反应性阳性AUC为0.931,95%CI 0.854~1.000,以0.17为界值,预测容量反应性阳性的敏感度0.826,特异性0.941,约登指数0.767。LVOT峰值流速呼吸变异度预测容量反应性阳性AUC为0.916,95%CI 0.820~1.000,以0.11为界值,预测容量反应性阳性的敏感度0.826,特异性0.882,约登指数0.708。结论:二尖瓣E峰流速呼吸变异度可以作为无自主呼吸触发完全控制机械通气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