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十分严峻,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水生态系统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物浮床技术在很多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和工程实验中都得到了运用,在具体实践当中也发现不少问题,比如陆地育苗占地面积大、耗费时间过长、浮床栽培植物的环境效益和经济作效益不高等。本研究将经过不同浓度(1mg/L、5mg/L、10mg/L、15mg/L、20mg/L)赤霉素溶液和不同稀释倍数(1/50、1/100、1/200、1/300、1/500)EM菌溶液处理过的蕹菜通过扦插栽培的方法移栽到生物浮床上进行盆栽试验,根据时间变化观察其生理、生物特征,如蕹菜的成活率、株径、株长、新生根数、新生根长度、新叶数目、新枝数目、生物量变化、栽培植物对水质的净化效果等,探讨研究项目与植物本身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关性。(1)扦插栽培蕹菜的生长情况整个实验过程当中,蕹菜经过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和不同稀释倍数EM菌溶液处理后,通过扦插技术栽培在浮床基质上进行盆栽实验。经过30d的观察,各实验植物均能成活,成活率将近99%,每株蔬菜都有新根、新叶、新枝生出,株径、株长,根长、生物量明显增大。实验初期,水样中的营养盐比较充足,各实验植物能够很好的生长,随着实验时间的延续,后期过程中由于缺乏营养盐和DO含量降低等因素的影响,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2)赤霉素和EM菌对蕹菜生长的影响总体来说,经过赤霉素溶液和EM菌溶液处理的蕹菜生长情况都要好于空白对照。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和不同稀释倍数EM菌溶液对蕹菜根数、根长影响很小,对其他部分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5mg/L的赤霉素溶液和稀释倍数为1/100的EM菌溶液对蕹菜新叶、新枝、株径、株长、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扦插栽培蕹菜过程中几个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在实验开始前、第10d、第20d、第30d分别对各水样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数据可得,实验水样中DO、pH、TN、TP、COD的变化情况与扦插栽培植物的生长情况密切相关。各实验植物可以吸收、降解利用水样中的氮、磷等有机物。实验前20d,水样中DO、pH、TN、TP、COD随着植物的生长而迅速降低,后期由于受营养盐和DO的影响,生长速度减慢,DO、pH、TN、TP、COD呈缓慢下降趋势。(4)扦插栽培蕹菜对水质净化效果分析将各实验植物的去除率进行对比分析。对于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经15mg/L赤霉素溶液处理的蕹菜对TN、TP、COD的去除效果最好,20mg/L的处理效果最差,空白对照次之。而对于EM菌溶液,稀释倍数为1/100的EM菌溶液处理的蕹菜对TN、TP、COD的去处效果最好,其他稀释溶液的处理效果由好到差为1/50、1/200、1/300、空白对照、1/500。(5)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将经过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和不同稀释倍数EM菌溶液处理过的蕹菜通过扦插栽培的方法移栽到生物浮床上是可行的,该技术可减少陆地育苗的占地面积,缩短育苗时间。在实验期间蕹菜均可正常生长(包括空白对照),外源试剂对蕹菜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TN、TP、COD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该研究是对浮床栽培蔬菜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技术的重大改进,可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