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空气污染和人为干扰,使得城市生境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在我国传统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立法中,城市区域主要从土地利用和覆盖的角度对地表景观进行分类,按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划分,这种方法由于较少考虑生态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的需要。城市生境单元制图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城市规划和管理,以及自然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南京玄武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性生境制图和典型性生境制图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以期为城市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护环境提供有利的基础。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境单元分类和价值评估体系研究。第三章,南京玄武区城市生境单元制图研究。第四章,南京玄武区生境单元价值评估与分析。以及第五章,总结与展望。其中,第三,四章节为本研究的重点章节。在第三章节中,对南京玄武区进行生境单元分类体系的建立。基于生境单元的现场状况,土地利用地图、卫星照片和基础地形图,对已有分类的生境系统进行编号和统计。将信息通过纸质和电子记录结合的方式记录在CAD数据库中,并在Arc GIS 10.2平台上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操作,根据不同空间功能和分析需要,生成多尺度的生境单元制图。在第四章节中,进行玄武区生境单元价值的评估与分析。将地表渗透性、植被结构、乔木树冠覆盖率、植物物种丰富度、水域驳岸等指标纳入参数,对研究区域从整体和局部两种尺度进行BVA(群落生境价值评估);并结合Fragstats 4.2软件,就面积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和空间分布指数,对研究区域进行多层次的空间格局研究,以此总结城市文化生境和半自然区域的景观格局的特征研究。并最终基于群落生境价值的评估与分析结果,在空间规划上提出针对性的生态保护优先级策略,以“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对研究区域的现有问题提出建议。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1)本研究通过对现存国家和地区建立的分类体系进行转译和深入对比研究,结合我国的土地利用规范和城市用地分类办法,提出一套相对科学和完善的南京市生境单元分类体系。(2)在研究方法上,结合Arc GIS 10.2平台和Fragstats 4.2,通过全面性生境单元制图和典型样本区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多尺度多精度的数据输入和制图输出,以应对多样化的城市生态规划需求。(3)通过对生境价值进行评估,基于现状的城市生境单元价值利用的研究,将景观生态格局“斑块-廊道-基质”的概念用于这些缺乏联系的生境单元之间,以期借此研究结果为城市建设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护自然要素提供了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