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不同NT-pro BNP的水平组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结果对病情的严重程度评估,并研究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儿不同NT-pro BNP的水平组的其他实验室检查数据调查。研究方法:(1)统计2015年3月-2021年2月在湘西人民医院儿科出院诊断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93例病例纳入研究对象,(2)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一般临床资料统计以及分类处理。(3)再将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分为对照组NT-pro BNP≤4000pg/ml(101例)、实验组NT-pro BNP>4000pg/ml(92例)进行差异性分析。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193例患儿中,性别分布:男性占134例,占69.4%,女性59例,占30.6%;年龄分布:学龄前期儿童13例,占6.8%,学龄期儿童129例,占66.8%,青春期儿童51例,占26.4%;城乡分布情况:城市居住的患儿27例,占13.9%,农村居住的患儿166例,占86.1%。2、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146例患儿有前驱感染史,69例(35.8%)患儿有皮肤感感染史,65例(33.7%)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史,12例(6.2%)两者均有,47例(24.3%)两者均无。193例患儿中,所有患儿均有镜下血尿,181例(93.7%)患儿有水肿,少尿111例(57.5%)、肉眼血尿51例(26.4%)、蛋白尿118例(74.1%)、高血压143例(74.1%),是重要的临床特征。193例患儿中,所有患儿均有血清补体C3降低,42例(21.7%)患儿血清补体C4降低,164例(85.0%)患儿有抗链球菌“O”溶血素升高,162例(83.9%)有血沉增快。3、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临床资料与实验室资料对比中,在性别(P=0.359)、年龄(P=0.120)、身高(P=0.172)、体重(P=0.408)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严重循环充血的症状及检查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APSGN未合并严重循环充血及APSGN合并严重循环充血比较血NT-pro BNP临界值是4000pg/m L,此值敏感性为89.20%,特异性为82.54%。两组在高血压(P=0.0004)、白细胞计数(P<0.001)、中心粒细胞比(P<0.001)、淋巴细胞比(P<0.001)β2微球蛋白(P=0.001)、胱抑素C(P=0.006)、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P=0.038)、肾小球滤过率(P=0.03)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NT-pro BNP水平能有效评估儿童APSGN的病情严重程度,当NT-pro BNP为4000pg/m L时,提示APSGN合并严重循环充血的可能性大;实验组(NT-pro BNP>4000pg/ml)合并有严重循环充血的可能性大。可指导临床医生早期诊断严重循环充血的预警指标。2、在APSGN患儿中,NT-pro BNP的水平与高血压有关。3、NT-pro BNP的水平来作为反映APSGN患儿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潜在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