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显齿蛇葡萄茎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广西不同地区显齿蛇葡萄茎中二氢杨梅素、芦丁和杨梅素的含量;研究不同采收时间对显齿蛇葡萄茎药材质量的影响,测定不同时间显齿蛇葡萄茎中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以确定显齿蛇葡萄茎药材的最佳采收期;测定广西不同地区显齿蛇葡萄茎叶HPLC指纹图谱,建立显齿蛇葡萄茎叶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明确显齿蛇葡萄茎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为进一步控制显齿蛇葡萄药材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⑴显齿蛇葡萄茎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安捷伦Poroshell EC-C18(4.6mm×250mm,4.0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0~40min,乙腈12%→20%,0.1%磷酸88%→80%;40~50min,乙腈20%→24%,0.1%磷酸80%→76%);流速:1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0~23min,330nm;23~50min,375nm;进样量:5μL。(2)显齿蛇葡萄茎叶指纹图谱HPLC色谱条件:色谱柱:安捷伦Poroshell EC-C18(4.6mm×250mm,4.0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0~20min,乙腈10%→15%,0.1%磷酸90%→85%;20~40min,乙腈15%→19%,0.1%磷酸85%→81%;40~66min,乙腈19%→32%,0.1%磷酸81%→68%);流速:1.0ml·min-1;柱温:25;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365nm。结果:⑴显齿蛇葡萄茎中二氢杨梅素、芦丁及杨梅素进样量分别在0.8005~9.606μg(r=0.9999)、0.2016~2.419μg(r=0.9998)和0.100~1.202μg(r=0.9997)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101%和99.9%,RSD<3%,方法的稳定性、重复性和精密度均良好(RSD<3%)。不同地区的显齿蛇葡萄茎药材中二氢杨梅素、芦丁和杨梅素的含量差异较大,二氢杨梅素的含量稍高于芦丁含量,杨梅素的含量相对最低。桂林灵川县城的二氢杨梅素、芦丁和杨梅素的含量均相对较高,南宁市武鸣县双江镇和来宾市金秀县互助村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均较低,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芦丁含量相对较低。⑵本实验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显齿蛇葡萄茎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时间显齿蛇葡萄茎中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5月、6月、7月、8月的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相对较高,其他月份的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含量均较低;其中7月份的显齿蛇葡萄茎药材中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含量均最高,确定了7月份为显齿蛇葡萄茎药材的最佳采收时期。⑶本实验通过对10批广西不同地区的显齿蛇葡萄茎的指纹图谱进行测定,建立了广西不同地区显齿蛇葡萄茎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0个共有峰,并计算其各色谱峰相似度,由实验结果显示,其相似度结果均不低于0.89。并测定了广西不同地区15批显齿蛇葡萄叶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了广西不同地区显齿蛇葡萄叶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0个共有指纹峰,其相似度结果均不低于0.9,均在0.938-0.99之间。结论:广西不同地区显齿蛇葡萄茎中二氢杨梅素、芦丁和杨梅素的含量相差较大。所建立的方法可较好地与供试品中共存组分分离,分离效果好,测定结果准确性、重复性好。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时间显齿蛇葡萄茎药材中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有显著的差异,两者在一年之中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且从总体来看,显齿蛇葡萄茎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明显比杨梅素的含量高的多,确定了显齿蛇葡萄茎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本实验测定了不同产地显齿蛇葡萄茎叶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别建立了显齿蛇葡萄茎叶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共有模式,该方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为显齿蛇葡萄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