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耦合关系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yqyy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互联网+农业组织化”模式已经在各地区广泛应用,广西14个地市利用“农友会”积极拓宽农产品上行与新零售渠道,形成了广西糖网、百香果等著名农业线上网站和品牌。作为现代经济下重要发展模式,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对于贫困人口脱贫、农业供给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的耦合作用关系研究”主题,详细分析了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使用数据测度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水平、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两者的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农村电子商务通过减轻农业活动的盲目性、打破区域和时间的限制、方便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产生“互联网+农业经济”的叠加效应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为其提供精准平台,丰富和完善电子商务应用体系,推进电商技术升级。两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精准扶贫+农产品上行”模式融入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第二,广西-东盟特产交易跨境电商平台、广西糖网等“互联网+农业产业化”平台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仍面临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耦合程度不高、农民对其思想观念薄弱及参与不足等问题。第三,2012-2016年广西14个地市农村电子商务水平逐渐提高,但整体水平偏低;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南宁发展较为突出,柳州、桂林紧随其后。14个地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也是逐渐提高,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南宁、桂林较为突出,柳州比较落后,工业发达与农业产业化无直接关系。第四,结构式联立方程显示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的相互影响作用显著为正,两者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是存在的。对于农村电子商务方程,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各地区财政支农情况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人均GDP、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无显著影响。对于农业产业化方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数、各地区农林牧渔业基本建设投资、人均公路营业里程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显著为正,人均GDP对其无显著影响。第五,为了提升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化的耦合水平,本文提出建立联通机制、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水平、建立融资机制、发挥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C.E.Bertrand)Beissn.)天然次生林是铁坚油杉与多种针/阔叶树种混交在一起形成的多层次的森林生态系统,其建群种独特、结构复杂、物种丰富。
每年元旦,从事外贸工作的王女士都会给自己的妈妈购置一样“大件”作为新年礼物。今年新年未至,王女士的新年礼物就已经有了意向:她打算送给妈妈一个绿色健康的小灵通,帮妈妈节省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是一门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