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云杉对水分-氮素耦合的响应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2hy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杉属树种是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山地区重要的造林绿化和工业用材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云杉属树种干形通直、材质优良,其木材被广泛用于建筑工业和纸浆产业。在影响云杉人工林生产力的众多环境因素中,水分和氮素是最为关键的两大因素。因此,研究不同水分-氮素处理对云杉光合参数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揭示氮素对云杉干旱响应的影响,有助于指导云杉人工林的培育和遗传改良。本研究以4个云杉树种(欧洲云杉、蓝云杉、青海云杉和长叶云杉)为试材,其中欧洲云杉、蓝云杉各有2个无性系。试验设计包括两种水分(干旱、正常供水)、两种氮素(低氮、正常供氮)的交互处理,即4种不同的水分-氮素处理组合。本论文通过研究不同云杉树种的光合参数、抗氧化物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变化,探究不同云杉树种对水分-氮素耦合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干旱胁迫下4种云杉通过调节气孔开度和减弱气体交换来减少水分散失。增施氮肥能够增强气体交换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反应,提高4种云杉的WUEi,促进单位水分耗散的光合碳同化效率。2、干旱胁迫下云杉的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变化与氮代谢酶活性有关,低氮抑制了GS和GDH的活性,使谷氨酸和脯氨酸的合成受阻。正常供氮提高了GDH的活性,促进谷氨酸的合成和转化,使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渗透调节能力增强。3、不同水分-氮素处理下,4种云杉树种通过特定种类的抗氧化酶适应环境变化。此外,氮素营养水平对云杉抗氧化物的影响具有树种差异性。适量施氮可以有效提高云杉树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其抗氧化防御能力。4、在水分充足条件下,4种云杉中蓝云杉光合碳同化潜力最大,其差异可能是由云杉对自然分布环境的适应引起。干旱胁迫下施氮对欧洲云杉的生理影响更显著,其WUEi和渗透调节在施氮后变化幅度较大。5、施氮条件下,欧洲云杉的耐旱性最高,蓝云杉的耐旱性最低。低氮胁迫下云杉对干旱响应的差异较大,以蓝云杉的耐旱性最高,长叶云杉的耐旱性最低。6、干旱胁迫下,蓝云杉1号和2号的氮代谢酶活性与外源氮素水平密切相关,适量施氮有利于维持氮代谢平衡,促进氨基酸的合成和转化。氮素对两个无性系的光合碳同化的影响与水分环境有关,适量施氮有助于提高两者的WUEi。在干旱-低氮处理下,就WUEi和抗氧化酶而言,蓝云杉1号的抗旱性优于蓝云杉2号。
其他文献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属鞘翅目寄甲科昆虫,作为一种重要的天敌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天牛类害虫的生物防治。细胞色素P450是昆虫三大解毒酶之一,在昆虫对多种化学杀虫剂的解毒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药剂在杀死害虫的同时,对天敌昆虫也有较大影响。关于农药对害虫的影响、害虫对农药的解毒代谢机制有较多的相关报道,但关于蛀干害虫的天敌——花绒寄甲对农药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在我国普遍分布,其根系发达、抗寒耐干旱,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本文以侧柏优树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诱导体胚发生,研究了合子胚发育时期、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糖类等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探讨了培养方式、摇床转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开展了体胚成熟培养的研究。优化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方案,初步建立了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研究表明:(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众获取和分享图片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使得计算机对图片内容进行自动识别、理解和分析成为目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显著性检测可以快速识别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并为计算机提供简单有效的内容信息,该技术是处理图像分类、检索、分割、以及目标识别等计算机视觉任务的重要环节。尽管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显著性检测出现了诸多优秀的算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规模巨大的图片数
随着5G基站在全球大规模部署,6G研究浪潮已席卷而来。6G愿景逐渐擘画,研究技术路线愈发清晰。随处可见的热点区域通信将是6G网络的特点所在,采用超密集组网技术满足热点区域通信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通信安全问题。为此,本论文主要针对6G热点区域通信中超密集组网及其物理层安全设计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如下:首先,面向6G网络中的热点区域场景(火车站、商场、体育馆等),构建了一个由宏基站、微基站和端到
近年来,随着无线传感技术的发展和商用路由设备的广泛普及,使得基于WiFi的人体感知成为可能。Wi-Fi人体动作感知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动作传感器、光学摄像机等传统感知技术相比,Wi-Fi人体动作感知具有低部署成本、非接触非入侵式识别、无感知死角等优点,并且已经在智能家居、远程医疗保健、工地安全检测、养老院老人医养等领域开展了一定的应用。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是多种林木害虫,尤其是天牛类害虫的重要天敌。利用花绒寄甲对天牛进行生物防治,具有安全、高效且持续性强的特点,且在适宜的饲养条件下,花绒寄甲的寿命较长,而且能持续进行有性繁殖,其特殊性为研究昆虫繁殖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为探索花绒寄甲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novaseq TM6000分别对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基础网络通信设备的部署,基于Wi-Fi信号的室内人员行为感知技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的感知技术相比,无线感知技术不受视距和光线因素影响,并且部署成本低廉。本文研究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室内人员多种不同行为感知技术,根据感知行为类型的差异性特征和基础信号的选择,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人员行为识别算法,并搭建实验平
开花意味着植物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植物在合适的时间开花才能保证其产量和质量。杨树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用材林树种,但其童期及花芽分化时期过长,限制了杨树遗传育种研究的进程。因此,在杨树中深入研究开花时间调控的分子机制与生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
近几年来,量子计算机飞速发展,从中国最新的“九章”来看,构建针对特定问题的量子计算机已经是一个可实现的技术。量子计算机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解决基于大整数分解和双线性对的困难问题,使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于大整数分解的RSA算法失去安全性。因此在已有的安全需求上研究新的抗量子攻击算法是目前最迫切需求,学者们将其命名为后量子密码。基于格的密码体制是后量子密码体制中一类重要候选方案,格理论具有NP完备问题作为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应用无线技术进行室内人员检测,目前,利用从商业WiFi设备中获得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在室内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对人员入侵检测和定位方法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在无线环境中,接收到的信号会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环境的干扰产生噪声,因此使用何种方式处理采集到的CSI数据,使其尽可能的展示入侵特征和位置特征变得尤为重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