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在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可加速心肌细胞凋亡及间质胶原纤维降解产生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心室重构进而对心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失调也与心衰密切相关并可加速心衰进程。本研究通过比较老年男性心衰患者与健康男性血清雄激素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T细胞表达人类淋巴细胞相关抗原(HLA-DR)、活化蛋白-1(AP-1)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心衰的关系并探讨雄激素对男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从雄激素对细胞免疫调节的角度阐明对其心功能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病房收治的老年男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007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标准为参照,入选160例为心衰组,LVEF≤45%。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男性40例为对照组,均经心脏超声、肝肾功能等检查证实为健康者。所有受试者均空腹采集肘正中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去氢表雄酮(DHEA)、去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水平。分离后的血细胞沉淀使用红细胞裂解液分解红细胞提取白细胞,使用全细胞裂解液分解白细胞获取富含核蛋白的白细胞裂解产物后,ELISA法测定活化蛋白-1(AP-1)水平。使用CD3/CD4/CD8三色荧光单克隆抗体对细胞进行标测,通过流式细胞仪计算CD3~+、CD4~+、CD8~+细胞比例、T淋巴细胞表达HLA-DR阳性细胞比例并计算CD4/CD8比值。对心衰组进行24个月的随访,记录因心衰死亡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正态分布资料采用?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如CD4/CD8进行数据转换为ln(CD4/CD8)后符合正态分布,再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ukey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COX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心衰组与对照组年龄、吸烟比例、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高血压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心房颤动、2型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FT、TT、DHEA、DHEAS水平显著降低,且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降低(p<0.05,p<0.01)。3.心衰组CD8、HLA-DR、A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p<0.05,p<0.01);CD3、CD4、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减低(p<0.05,p<0.01)。4.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提示心衰组FT、TT、DHEA、DHEAS水平与CD3、CD4、CD4/CD8均呈正相关(p<0.00);FT、TT、DHEA、DHEAS水平与CD8、HLA-DR、AP-1均呈负相关(p<0.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FT与CD4/CD8独立正相关、心功能分级与CD4/CD8独立负相关;FT、TT与HLA-DR独立负相关。6.Cox回归显示,FT、ACEI药物治疗与随访期间死亡独立相关(p<0.05,p<0.01)。结论:1.老年男性心衰患者存在低雄激素血症,其血清雄激素水平降低程度可影响心衰严重程度。2.老年男性心衰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其T淋巴细胞亚群及活性改变与心衰密切相关。3.老年男性心衰患者血清雄激素水平降低,不能抑制相关T淋巴细胞亚群活化状态而影响心衰的发生和发展。4.雄激素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分化及调整CD4~+、CD8~+活化状态影响细胞免疫功能而影响男性心衰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