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1957年党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及政策调整问题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所进行的思想批判运动在1955年达到高潮。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在运动中深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以致心情压抑,意志消沉,政治热情和工作热情都受到巨大的挫伤。知识分子群体的这种消沉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新中国的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这状况,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也有觉察。1956年,他们针对肃反运动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开始着手调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如召开知识分子会议,提出著名的“双百方针”,并肯定了知识分子对世界科技革命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作用,表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需要知识分子贡献力量,“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更是不可能缺少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1956年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一系列调整,知识分子的热情再次被激发出来,国家的科教文化事业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党领导人对知识法分子问题认识的局限性,始终将其视为需要进行教育、改造的对象。1957年,在坚持阶级斗争观点和国内外环境的等因素的影响下,党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态度由1956年的肯定转变为否定,由此出现反右斗争扩大化。广大知识分子受到了猛烈的批判,知识分子身上原有的独立思考、精神自由的特点逐渐消失。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重新陷入到了“左”倾的误区中。本文将深入挖掘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的深层原因,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1956—1957这一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整,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从而完善当今我国的知识分子政策,让知识分子与全国人民一起热情参与到实现“中国梦”当中来。
其他文献
利用水循环真空泵和汽车、冰箱散热器组合成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的实验室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经实际运行,该装置可避免化工系实验室中精馏、反应回流、旋转蒸发等过程中使
汉长安城之青门,历来多说所指系霸城门,后又有改名之说,经考核文献和考古材料,结合现存遗迹,作者指出后世所说的“青门”系宣平门。
中共华北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处在中共革命的最前线,战时环境错综复杂,各种势力犬牙交错。中共在边区所实行的诸多政策和举措,无论对于当时边区的社
近代中国社会,西医无疑是最复杂的群体之一,群体内部水平参差不齐、成分复杂,各派系之间纷争不断,因此,西医群体由谁以及如何管理即群体的职业化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华
从Google学术搜索(Google Scholar)的产生、其信息来源、信息组织方式以及优缺点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与国内的读秀学术搜索、百度国学做了对比分析,旨在说明科研人员要充分利
为了对高速公路工程处治滑坡进行有效的监测与预警,以陕西省“渭南—玉山高速公路”和“铜川—旬邑高速公路”两个示范工程获得的滑坡治理和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RIA/Java Scr
造纸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手工业之一,发明于汉代,其后造纸技术与生产形态并没有发生显著地变化。直至近代,随着西方机器造纸技术的传入,中国造纸业的生产形态发生了重大改观,大
1919年11月19日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从而堵塞了美国加入国际联盟的道路。美国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的原因主要有:美国孤立主义外交传统的影响,国内特殊复杂的居民
1920年东南大学开始筹建,在校长郭秉文的苦心经营之下,东南大学得以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与北京大学齐名的著名学府。东南大学的前身南京高师时期,即在校长李瑞清、江谦以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