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瘀量化评分及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与老年男性骨密度(BMD)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提供更好的中医理论参考及有效治疗法则对象与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1月老干科及体检中心109例年龄=60岁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用双能X线测定腰椎前后位总体及股骨总体骨密度(BMD),根据T=-2.5,-2.5<T=-1.0,T>-1.0分别分为骨质疏松症组、骨量低下组、正常组;采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纳入病人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并参照陈可冀“血瘀证诊断标准记分”所设定的分值对所有纳入病例进行血瘀评分。评价各组间血瘀量化评分值、tHcy与BMD的相关性。结果:1.老年男性股骨骨质疏松的检出率高于腰椎(z=2.68,p=0.000)。2.腰椎前后位总体及股骨总体骨质疏松组、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之间tHcy差异无显著性(P>0.05)。3.腰椎前后位总体及股骨总体骨质疏松组、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之间血瘀评分具有显著差异性(F=18.365,P=0.000;F=53.350,P=0.000)。4.血瘀评分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724,P=0.000),血瘀评分值与两部位BMD均呈负相关(r=-0.405,P=0.000;r=-0.716,P=0.000),年龄与两部位BMD呈负相关(r=-0.327,P=0.001;r=-0.601,P=0.000),tHcy与两部位BMD均无直线相关(r=0.27,P=0.778;r=-0.086,P=0.374)。5.腰椎前后位总体骨密度的影响因子是血钙(Ca)、血瘀,股骨总体骨密度的影响因子是体重、血瘀。结论:1.血瘀为老年男性的一个病理状态,随着年龄增加而加重,血瘀为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骨质疏松症注重活血化瘀药物。2.tHcy与骨密度无直线相关,与骨质疏松性骨折间的关系可能独立于骨密度和其他潜在的骨折危险因素;3.体重与骨密度呈正相关,体重和Ca为骨密度的保护因子。4.老年男性中股骨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高于腰椎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