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显示缺陷智能校正系统设计与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faweawr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消费者对显示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显示面板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如何提升自身产品效益成为面板厂商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凭借其优异的显示性能成为当今平板显示的主导产品,在当前生产技术条件下,工厂生产出的LCD产品存在的许多不同的缺陷。随着均匀性标准的提高,以前的色度均匀性校正方法逐渐无法满足精度要求。同时目前各大厂商在LCD的校正效果评估步骤依旧以人工评估方法为主,其作业效率不高且存在主观性。本文研究了LCD显示缺陷校正的相关方法,并通过设计和实现了缺陷校正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介绍了LCD图像显示原理和均匀性校正原理,根据LCD校正原理,提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系统硬件的选择和软件模块的设计进行分析。2)介绍了基于泰勒级数展开式的局部LCD颜色响应模型色度均匀性校正方法,并根据彩色相机和单色相机的色度测量原理,通过UT变换分析了两者的色度测量误差,得出彩色相机无法满足但单色相机可以满足工业高指标测量要求的结论。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分离的LCD色度均匀校正方法。其利用单色相机采集LCD单色通道的样本数据来估计LCD的颜色响应模型参数,使用估计得到的模型实现色度均匀性校正。由实验得出,本文的方法可以达到工业高指标要求。3)首先总结了LCD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缺陷,接着模拟人工校正效果评估方法提出了基于亮度分级的LCD等级评估方法。利用各类缺陷不同亮度出现的特点,通过亮度和范围对缺陷分级检测,降低了每个检测单元需要检测的缺陷数量。对于罕见的部分缺陷,提出了两种数据增强方法,同时使用迁移学习减少了所需采集的训练数据量。实验结果表明,LCD缺陷可以被该方法准确地识别和评估。4)对LCD显示缺陷智能校正系统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在模组厂对系统的鲁棒性、良品率和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系统达到了工业生产的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其他文献
目前全球大气环流模式(AGCM)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简称ISO)的模拟还不理想。如何能在AGCM中再现真实的热带大气ISO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同时针对热带ISO这样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对AGCM的评价不但对于加深我们对热带大气ISO的理解,而且对于改进气候模式的性能都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基于观测资料和不同AGCM模拟
男性气质,原属社会学范畴,是性别文化中男性研究的核心,且学者们着重考察其建构方式。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性别分析与媒介文化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不胜枚举,早前立足女性主义的研究成果颇丰,之后为不改性别平等的初衷,原本被忽略的男性气质研究被放置到了重要位置。一直以来,我国有关男性气质的研究基本以影视传播媒介中的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等为文本,建树颇丰。但是,对媒介传播“中间人”的主持人的男性气质相关研究却寥寥无
烯丙基是能够进行各种合成官能团转化的重要基团,在有机反应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反应中,叔胺的α-烯丙基烷基化反应是制备烯丙胺的特别有用且具有挑战性的反应,该胺通常用作合成药物和天然产物的中间体。尽管叔胺的α-烯丙基烷基化反应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目前N-芳基叔胺α-烯丙基化反应主要是依赖于氧化剂的使用,以及光敏剂与过渡金属协同催化体系。这些体系都存在着价格昂贵、条件苛刻、金属残留等问题,
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的承载形式,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石。习总书记多次作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将知识产权国家战略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外观设计专利作为一种知识产权,蕴含了巨大的价值。利用深度学习算法高效地挖掘和利用外观专利数据可有效地促进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创新。洛迦诺分类法是国际通用的外观专利分类标准,但洛迦诺分类标准存在类别边界模糊、不支持图像分类等问题,即使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等先
董志塬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最连续的塬面,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近5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变化和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董志塬土地利用/覆被发现了显著改变。近20年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对塬面沟道的侵蚀扩张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学统计和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1975-2015年董志塬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1964-2017年西峰城区扩张对沟道侵蚀演变的影响,试图揭
"美"是艺术的范畴,"善"是道德的标准,"美善合一"是中国美学中的重要理念。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审美倾向的产物,它不但营造了"美"的形式,更蕴含着"善"的内涵,符合中国美学中"美善合一"的追求。
青藏高原是除两极外冰川最发育的地区,青藏高原和周围山地的冰川历史数十年来一直是第四纪科学研究的重点,大量研究调查了过去冰川的范围、时间和气候影响。研究青藏高原的第四纪冰川,不仅具有认知晚近地质历史的科学意义,也为预知未来气候环境变化提供背景坐标。位于藏东南岗日嘎布山极少有末次冰期以来的宇生核素暴露定年报道,本文第一次在岗日嘎布桑曲河谷开展古冰川遗迹的暴露定年研究,是对藏东南冰期序列及演化历史的重要
随着社会老龄化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80万,死亡病例约229万,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公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杀手。虽然新型靶向、免疫、化疗药物的诞生,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一定的延长,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可以根治恶性肿瘤的方法,肿瘤的转移和复发仍然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带瘤生存的概念由此提出。
期刊
大别山位于我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三省交界处,其平均海拔在500-800m,最高峰白马尖的海拔达1777米。大别山是淮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其复杂地形常导致较大时空变化的降水分布,在某些地区形成极端降水天气事件的多发区。本文基于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首先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方法(SOM)对2008-2014年大别山地区极端降水天气事件的天气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