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洲国家直接投资对中非贸易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7989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庞大还未被开发的市场,被西方国家称为投资的“最后的一块未开垦处女地”。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对非洲的OFDI和中非贸易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的第一大贸易合作国,非洲也成为中国OFDI的重要区域。近年来,中非贸易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中非贸易摩擦不平衡、贸易中面临的风险、来自其他的国家的竞争和西方国家编造的“中国威胁论”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中非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对非洲的OFDI与中非贸易存在必然的联系,但中国对非洲国家的OFDI是否对中非贸易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如何优化中国对非洲国家的OFDI来促进中非贸易的发展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论文从理论机制上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替代效应、贸易互补效应和贸易不确定效应及其作用机理,通过构建贸易模型说明OFDI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市场寻求型OFDI、资源寻求型OFDI、效率寻求型OFDI和创新性资产寻求型OFDI四类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不同类型的OFDI的贸易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大量统计数据从总量、结构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对非洲国家OFDI和中非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利用散点图分析中国对非洲的OFDI与中非贸易的关系。论文建立引力模型,运用非洲34个国家2003-2017年的OFDI和与贸易相关的数据,对中国对非洲的OFDI对中非贸易的影响分别进行了OLS回归、随机效用模型估计和GMM的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国家的OFDI与中非贸易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中国对非洲国家的OFDI具有出口贸易互补效应和进口贸易互补效应,能过促进中非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并对中国对非洲的OFDI的区域贸易效应进行了OLS回归,实证结果得出中国对非洲投资愈多的区域的贸易促进效应越大,中国对非洲不同区域OFDI的贸易效应具有显著差异。最后,论文从扩大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建立投资的预警机制建设、中非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优化中国对非洲OFDI,改善中非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能源是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必需品,它是推进城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近些年来,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的大量增加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警示我们要加快节能减排的步伐,倍加关注城镇化对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理论以及实证两个方面探讨城镇化对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为提出更精准的城镇化政策建议,提升我国区域能源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首先,回顾了已有的相关文献。主要梳理了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效应,并对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其次,基于索罗模型,引入城镇化因素,构建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就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作出重要部署,指出要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园区作为技术、人才、资金等高端要素的聚集地,是产业链培育的核心载体。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产业集聚的综合承载能力的基石,而基础设施投融资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保障,探究基础设施投融资对园区产业链形成的影响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研究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不同类型园区基础设施
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农村经济增长速度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突破口。但是,中国自然环境相对复杂,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明显,农村金融支持的影响效应可能存在地区差异。因此,研究特定地区农村金融支持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因地制宜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农村金融支持通过促进农村地区的资本形成,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基于益阳市各县(市、区)在1995-2017年间的年度数据,运用多元混合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村金融支持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
从2009年国家首次提出公租房建设到2014年各地公租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公租房成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重要改革内容。随着大量的公租房竣工投入使用,供需不匹配、区域发展不平衡、管理运营水平低、物业管理矛盾多、房屋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凸显出来,如何科学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公租房运营管理的当务之急。本文以长沙市为例,就当前公租房发展所面临的这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结果对全国公租房的发展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供求理论和效用理论以及消费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压舱石”的重要作用,2018年数据显示,地区内共创造了我国44.76%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产出上为我国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后发优势和人口红利效应的逐渐减弱,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正面临瓶颈,我们不仅要维持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率的提升,置于当下的中国,就是实现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而产业集聚包括多元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作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可以通过提升要素集聚能力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等诸多方式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本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从传统个体决策逐步转向群体共享协作,网络社群俨然已成为其观察性学习的重要信息来源。网络社群学习是指社群成员通过外部观察社群自生成内容而不断调节内在信念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群体协作”式学习。网络社群学习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能够带来大规模的“集聚效应”和“互动效应”,使成员获得学习效应的同时也能参与“价值共创”。当前,越来越多企业家将社群中的观察学习与互动频率作为判断社群经济价值的重要信号,社群经济价值受到广泛关注与一致认可。因此,立足于社群学习实践深入探讨社群学习效应理论机制是
改革开放42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取得了明显的提升,但产业结构失衡问题依然突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仍然十分紧迫。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合理地设置环境规制强度成为了各级政府改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方式之一;另外,地方政府竞争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发展目标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与国内地区间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地方政府竞争将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研究
2015年中国股市发生了股灾,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考虑到证券分析师在证券市场上起到了愈发重要的作用,他们对公司的信息披露作用和外部监管功能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是,至于分析师是否较好的发挥了他们的功能,目前的理论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因此,分析师的关注度对公司的股价或者说股价崩盘风险到底有怎样的影响,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
  本文以2010-2018年中国A股市场的部分上市公司作为研究主体,考察了分析师关注度对公司将来的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分析师对公司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改革开放的40多年来,我国经济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从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排名第九位的3645亿元,到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第一次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而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中,地方官员对国家的治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地方官员的激励对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因此,如何使官员晋升激励制度和环保政绩考核制度更加合理,是
一方面,近几年我国A股市场控股股东几乎“无股不押”,在当前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股权质押可能会导致控制权转移风险——若股价跌至预警或平仓线,但控股股东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追加保证金,则质押股可能会被强制平仓,若此种情况大量发生,则会引发系统性风险。而想要规避此种现象,则需要解决的核心即是提升股价。另一方面,我国A股市场的回购热愈演愈烈,2019年的回购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以往研究表明股票回购预案公布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一般是正的,也就是说市场对此反应积极,股票回购这一信息会迅速反应在股价中,带来股价的提升。近两年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