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多度量学习的人脸识别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136172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身份识别的重要技术之一,人脸识别具有易获得和非接触性的特点,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人脸图像采集环境的随机性,导致人脸在整幅图像中的位置和大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图像不能够精确配准,识别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改进了多度量学习方法(PMML),计算测试图像和每一幅训练样本之间的最优马氏矩阵,以便提高对未精确配准图像进行识别的鲁棒性。然而,改进的多度量学习方法(IPMML)计算复杂度非常高,为了减少计算量和增强识别效果,本文首先提出基于线性判别分析(LDA)和IPMML的人脸识别方法。另外,考虑到人脸图像的纹理信息在人脸识别中至关重要,为了增强纹理信息,本文又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二进模式(LBP)和IPMML的人脸识别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改进了多度量学习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块,然后利用PMML方法计算测试人脸图像和每一幅训练图像之间的最优马氏矩阵,最后根据得到的最优马氏矩阵计算样本图像的判别距离。(2)提出一种基于LDA和IPMML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利用LDA提取样本图像的Fisher特征,然后对其进行分块,接着采用IPMML计算测试样本和训练样本的判别距离,最后采用最近邻(NN)方法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3)提出一种基于LBP和IPMML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利用LBP提取样本图像的纹理特征,然后使用LDA方法对LBP图谱进行降维,并对获取的低维特征进行分块,采用IPMML计算其判别距离,最后利用NN方法进行分类。本文首先在Yale人脸数据库上分别采用NN、PMML和IPMML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IPMML方法能够可靠、有效地识别人脸图像,尤其是小样本图像和未精确配准图像。其次,针对本文提出的两种人脸识别方法,分别在Yale、扩展的Yale B和AR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人脸图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且基于LBP和IPMML的人脸识别方法的识别效果明显优于基于LDA和IPMML的人脸识别方法。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聋儿的语音康复训练已经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随着网络及多媒体电脑的普及,聋儿康复系统软件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对其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课题即是来源于一
金相试样抛光机主要用于金相试样的研磨和抛光,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汽车、航空航天等制造业。自20 世纪90年代后,金相制样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金相试样抛光机作为金相
供水系统的研究是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集中以及生活个性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变速泵供水系统的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采用单片机实现的智能供水系统速度慢,控制手段较为
杂波是雷达信号处理的固有环境,杂波的统计分布特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有利于更深入的理解杂波散射特性,有效指导雷达目标检测算法的设计和改进。对于合成孔径雷达来说
近年来,由汽车尾气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其中尤以碳氢化合物、碳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带来的污染为最,我们必须得予以足够的重视。当前主要采用控制空燃比结合
由于CDMA的自干扰特性,第四代移动通信开始研究将正交频分复用(OFDM)与码分多址(CDMA)技术相结合的方案,目前已提出三种OFDM-CDMA相结合的方案,其中的MC-CDMA方案兼具OFDM、CDMA二者
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SC-FDE),是结合传统的单载波传输和OFDM技术的优点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它利用循环前缀和频域均衡消除多径信道对信号的影响,避免了单载
随着人们对于信息需求的不断提高,无线通信业务的种类日益增多,这也为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方面,必须有效利用宝贵的频率资源,满足不断出现的高速大容量业务
本文主要针对OFDM的同步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和实现。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介绍OFDM的相关技术(二)探讨了系统同步要求,分析各种同步误差对系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