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模式的Petri网模型变化区域的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业务流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工程师在设置业务流程时,由于侧重的角度不同,所设置的流程也会不尽相同。并不是所有的流程都能契合地满足流程管理的要求。针对业务流程的合理性或实用性不满足要求的情况,需要通过对业务流程建立模型研究确定业务流程设置的不合理性之处、不实用之处或是出现错误的地方,即本文所提的变化区域。进一步分析流程模型出现变化区域的原因,进而处理模型使得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满足要求也是企业业务流程设置管理的重点内容。目前对于Petri网模型变化区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研究模型与一个正确的参照模型的非一致性来确定寻找模型的变化区域的方法,而实际中,参照模型是很难获取的,因此此类研究缺乏一定的实用性。非常少的研究文献涉及到如何修复模型的变化区域使得模型满足其服务功能。本文在基于Petri网行为轮廓理论及性质和动作模型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不需要参照模型寻找模型变化区域的方法,并对模型变化区域进行责任分析,以此提出重写模型来修复变化区域。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1)针对行为异常的Petri网模型,已有的寻找变化区域的方法很多都是通过和参照模型比较来进行分析的,而实际操作时参照模型是难以获得的,因此该类方法缺乏可操作性。本文基于Petri网行为轮廓分析带标签的业务流程Petri网模型,提出一种在不需要参照模型的前提下将模型按照对象拆分成若各干个对象子模型,结合动作模式研究各个对象子模型之间的行为联系来寻找变化区域的方法。(2)目前,关于存在变化区域的流程模型的研究大多都仅限于寻找变化区域,确定模型出现异常的地方。很少有文献对变化区域进行进一步的剖析,确定出现变化区域的原因。确定变化区域出现的原因对变化区域的研究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模型进行片段分解结合行为轮廓理论构建模型的行为结构树,从结构和行为两个方面对模型变化区域进行责任分析,进一步提出寻找导致变化区域的源头——责任方,为修复变化区域打下基础。(3)目前,模型变化区域的控制与处理是变化区域研究的最终目的,之前的各种工作都是为此做准备的。本文在分析变化区域责任方与变化区域的位置关系之后,提出一种分类处理、模型重写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抽象再细化实现模型的重写,使得模型在修复变化区域的同时保持与原模型高度一致性。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的是带有扰动项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解.  通过专家学者对非线性整数阶常微分方程的不断研究,我们对其已经非常了解,并且在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
自从Zadeh在1965年提出了模糊集概念并创立了模糊集理论后,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模糊代数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极大地丰富了模糊代数的成果,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并讨论了广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