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尤利西斯》中的莎士比亚主题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one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因其晦涩的语言、神话性的结构和实验性的小说技巧,素来被奉为“天书”。文章认为,小说中的莎士比亚主题或许可以成为解读《尤利西斯》的一把钥匙。以小说第九章中的斯蒂芬莎论为核心,莎士比亚主题使小说的两个主人公实现了象征性的结合,暗示了小说本身被创造出来的艺术过程,也使得作者乔伊斯得以返回自己创造的艺术世界展开评论。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选题动机,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引出论文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到第四章。第二章围绕核心的斯蒂芬莎论展开。文章认为,斯蒂芬在演说中有意以自身为蓝本,将莎士比亚塑造成一个离群索居的现代艺术家的形象。在斯蒂芬的演绎下,莎士比亚成为一种作者的范式、艺术家的象征,在类比中与造物主等同起来。另一方面,斯蒂芬口中的莎士比亚又与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布卢姆的经历产生了某种程度的重合,使他具备了成为艺术家的条件。然而,二人最终的结合却未能诞生出一个可与莎士比亚媲美的艺术家,文章认为这种结果既体现了作家的讽刺,也代表了小说总体的美学意图。第三章将小说的莎士比亚主题置于与荷马主题的关系中进行考察。文章认为,这种相互关系体现为两种形式。首先,莎剧《哈姆莱特》与史诗《奥德赛》存在情节及结构上的呼应,在此基础上,小说的荷马主题得以内在化和现代化。其次,小说第十二章借助了莎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对荷马叙事的改造,从而表达了作家的政治批判和民族立场。第四章关注莎士比亚主题的象征意义,认为其揭示了小说本身被创造出来的艺术过程。文章认为,斯蒂芬莎论的虚构性和“记忆术”原则暗示了小说的构成方式,而作者乔伊斯实践了他借助人物之口所表达的艺术创造论,以莎士比亚为象征的面具,返回到他所创造的艺术世界。第三部分为结语,简要总结前文观点,并就斯蒂芬莎论的欧洲背景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西塞罗在《论神性》中审慎地查验了罗马共和国晚期以理性自诩的主要哲学流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的神性观。虽然在《论神性》中他没有具体阐述自己关于神性问题的看法,但他偏向斯多亚学派的态度和同为学园派学者的科塔的发言暗示他认同斯多亚“神性即理性”和把神视为内在于自然、以自身推动万物发展的本原的观点。《论神性》之后的《论命运》和《论占卜》是对《论神性》未竟之语的补充,它们表明西塞罗反对将神做物质化和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