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船舶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实际使用的需要,船舶设备的科技化和复杂化逐渐增强,同时对于设备监测的精细化程度加强,由此引发监测难度的加大和运行数据量的飙升,依靠人工方式难以高效地对设备进行健康评估以及故障的诊断与预测,保证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故障隐患的及时发现变得日益棘手,这是必须面对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难题,它对于及时和快速地处理故障从而保证船舶的正常作业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对船舶设备进行科学化的研究与管理,具体来说,对船舶设备进行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的研究,这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本文以船舶设备健康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背景,对船舶设备的健康管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健康状态评估、故障自主诊断和故障预警。对于健康状态评估问题,使用了特征选择的方法进行数据特征降维,并采用马氏距离度量法对监测数据进行相似度计算,通过数据转换得到反映设备运行状况的健康指标,方便直观地了解设备的即时状态;对于故障诊断问题,本文使用集成学习方法中的随机森林方法进行故障的分类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并进一步对设备的故障自主诊断给出流程方法,实现了设备在发生故障时的自主诊断;对于故障预警问题,本文使用GBDT方法对健康指标的未来趋势数据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和设定的规则对是否发出预警进行决策,实现故障的提前感知和预测预警;在本文的最后,将针对船舶设备健康评估、故障自主诊断和故障预警的方法内容,应用于船舶设备健康管理分析系统,便于在船舶设备运行过程中实时了解设备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异常,实现了对船舶设备健康状况的良好评估和故障的快速感知与诊断。
其他文献
转载系统作为输送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工作过程中由于物料的冲击和破碎所带来的粉尘污染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物料在转载系统内的流动是一个散状物料和空气、粉尘相互作用的复杂力学过程,单纯使用离散单元法或运用流体力学的知识并不能完全描述转载系统内的运动状态,因此需要使用DEM-CFD耦合的方式来研究粉尘的运动状态。转载系统中的物料运行稳定以后,粉尘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沉降,而粉尘具体的运动状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高精度表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表面抛光方法如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等,或抛光力不易控制,或抛光精度较低,因此很难满足各种高精度表面的要求。磁流变抛光是一种新型的表面抛光技术,它基于磁流变抛光液的流变特性,在工件表面形成“柔性抛光膜”,通过改变磁场强度的大小实现对抛光力的控制,进而对工件表面进行抛光。磁流变抛光液是由磁流变液演变而来,其性能是影响磁流
激光熔覆技术摆脱了模具与刀具的限制,只需将三维数据文件导入到设备的控制系统中,利用激光、粉末输送系统逐层堆积材料,便可以制造出致密的金属零件。其因能够缩短制造周期,简化加工薄壁件的制造工艺,节约材料,广泛的应用于难加工金属、复杂异形薄壁件的直接成形制造和修复中。激光熔覆成形薄壁件的过程中,工艺参数与熔池温度严重影响着薄壁件的尺寸与性能,本文以Fe313粉末为熔覆材料,45号钢为基体材料,对薄壁件成
近年无人飞行器的蜂涌而至,开辟了旋翼无人机在多个复杂领域的应用。而工程环境对飞行器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尤其机械振动会对测量单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振动等级是飞行稳定性的一个关键指标。油动多旋翼无人机发动机的振动及螺旋桨产生的不平衡力易导致检测元件不良扰动,将直接导致测试数据偏差,进一步地影响飞行控制器的信号处理,造成飞行失稳,甚至结构破坏。因此,为保障旋翼无人机稳定飞行,解决飞行器在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需要与人体结合帮助人体行走的仿生机器人。本文吸收学习了前人在外骨骼研究上的成果,自主对于人体步态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中发现的人体步态规律,设计了一款新型机械结构的双腿下肢外骨骼,并对行走稳定理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项:(1)外骨骼机器人机械结构的设计与加工制作。运用CAXA电子图板,SolidWorks,设计外骨骼机器人二维和三维图纸。选取合适的关节电机和谐波减
近些年来,硝酸盐作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已经成为影响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危险因子,故对水体硝酸盐氮的去除已经刻不容缓,如何安全、高效的脱氮已经成为了现代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目前硝酸盐的去除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还有生物法。其中以硫磺为电子供体的硫自养反硝化系统因产泥量少、无需外加碳源、操作简单、运行管理费用较低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各国研究学者的研究热点。传统的硫自养反硝化过程中所使用的填料均是
在工业生产当中,串联机器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工业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相互磨损以及在工作过程中受外力作用等,使得机器人极其容易发生故障,而一旦发生故障,末端执行机构便会产生动作畸变,加工时的位置姿态便会产生异常变化,轻则影响加工精度,严重时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本文主要测试机器人运动时的加速度与角速度信息进行故障诊断研究。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基于STM32与MPU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人抓取算法可以准确控制机械臂抓取小型物体,但是由于末端执行器尺寸的限制,仅仅靠一个机械臂不能准确抓取大型物体,必须依赖双臂协同操作抓取大型物体,这就需要利用体感交互技术完成此任务。通过体感交互技术,人体控制机器人只能完成大型物体的操作任务,对于相对较小的物体,由于体感精度的限制,其抓取成功率不是很高。本文采取通过遥操作的形式体感控制机器人抓取大型物体,通过深度学习的抓取系统抓取小
在旋转机械中,有三分之一的故障来自滚动轴承,因此,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所研究的对象多为连续整周高速旋转轴承,并提出了大量故障诊断方法,然而对关节内部轴承故障诊断的研究较少。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为连杆类机械中关节内部滚动轴承,其不能高速连续整周旋转,本文基于瞬态特征对其故障诊断方法展开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所示。(1)设计了机械手臂三维模型并加工出实物,建立了关节内部故障
复杂转子系统是指由大量结构件组成的转子-支承系统,以航空发动机为例,作为飞机动力推进系统,其动力学特性由于受到振动噪声等诸多复杂因素影响而显得尤为重要。在高转速下部件之间会产生耦合影响,使得系统的振动问题更为复杂。另外,恶劣的工作环境、严苛的工作条件等因素致使很难对系统建立物理模型或使用数值仿真来准确确定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以至于需要进行大量试验。与原型试验相比,缩尺模型试验由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