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化和市民化。然而,要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和对城市生活的完全融入,政府管理部门加强对农民工社会权益的保障必不可少,加强农民工就业所在地对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的管理刻不容缓。论文以杭州市农民工的社会权益保障中的政府管理为研究对象,以改善杭州市政府有关部门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绩效为研究目的,对杭州市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中的政府管理进行研究。 论文认为在杭农民工的社会权益包括劳动权益、享受社会保险和部分社会福利的权益、享受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的权益以及农民工工作和生活中的人格权益。在对杭州市有关部门对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制度建设现状进行阐述后,论文以杭州市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对其社会权益保障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劳动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有劳动权益保障范围不全面、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仍不够规范、忽视农民工培训工作等问题;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包括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低,农民工住房环境恶劣、住房保障不足等问题;城市公共服务资源权益保障存在在杭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和在杭农民工业余生活单调、对城市公共资源的享受不足等问题。同时,在杭农民工权益保障还存在部分市民对农民工群体认知不科学,歧视排斥农民工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论文认为杭州市政府有关部门首先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在杭农民工求职渠道,加大农民工培训投入、建立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并进一步提升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规范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管理;其次,要创新农民工社会保险机制、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并完善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再次,要多渠道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引导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享受。同时,还要提高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群体的认知,消除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和排斥。 最后,为了保证在杭农民工权益保障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论文认为杭州市政府管理部门要通过搭建网络维权平台、提供一站式维权服务和根据在杭农民工分散特点开设农民工服务点两种方式创新农民工维权途径、提高维权效率。同时还要加强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的监察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