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商场建筑冬季热舒适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场建筑作为城市中商品买卖的主要场所,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场出现后经历了社会与经济的多次转变,其形式与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在商场中的活动已经不局限于物品的买卖,更向着娱乐、休闲、餐饮等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舒适感、愉悦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商场面对互相之间的竞争压力,也都竭力提高自身的消费环境,从而吸引消费者。调查研究表明,商场建筑在提升内部环境质量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商场内部温度普遍偏高,相对湿度普遍偏低,另有许多其他因素对人体热舒适有着不利影响。可见商场管理者在营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热环境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既有不足之处,也存在过犹不及的误区。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以及部分实例的考察,认为国内关于严寒地区商场热舒适问题的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本文首先介绍前人对于热舒适理论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严寒地区冬季气候的特征及其对当地建筑与居民的影响,继而提出商场建筑在选址、空间形式、围护结构等各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于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对商场建筑室内与热环境相关的物理环境因素以及个体差异可能对热舒适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哈尔滨与长春两座城市的4个大型商场进行物理环境实测与主观调查问卷发放。根据所得数据分析商场室内物理环境在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上的分布与变化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总结商场环境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与实测数据相结合的分析,确定严寒地区商场建筑室内空气的热中性温度范围。讨论热中性与热舒适之间的关系,以及受严寒气候条件影响下人对热舒适期望值的特点。分析不同个体差异对于热感受的影响。通过对热舒适影响因素的总结与分析,为严寒地区商场建筑冬季热环境的提升做出指导性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式”风格在全球的蔓延,各种新型材料层出不穷,而砖、石、木等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就比较少见,即使有也多是简单的仿古复制。我们不
本论文主要运用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广州市西关地区(今荔湾区旧城区部分)城市形态的演变过程。文章在对西关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条件等背景因素进行框架性研
材料是建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建筑学的范畴中,自现代主义至今,建筑师对于材料的认识与应用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当代建筑师对材料的应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类型学使用方
水与城市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有着不解之缘。城市中滨水区域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资源,它能体现一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风格。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
现有的城市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城市空间,本文针对某种特定类型的空间,通过实地调研及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垃圾空间”的概念。这种类型的空间处于城市边缘,是那些需要给与关注而
我国经过30年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环境面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物质空间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种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随着人口和城市规模的不断
中东铁路建筑文化是中国近现代中西文化交融的璀璨结晶,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建筑文化景观和社会文化遗产。凝结了中俄俩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师和工匠们智慧的结合,对世界范围内的
房地产市场格局正发生着重大变化,暴力时代逐渐向微利时代过渡,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地产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才不至于被市场所淘汰。随着国家对于高科技产业的大力提倡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城市功能结构的调整,大量旧区成为城市发展更新中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如何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寻求渐进的改造方式,以实现经济与社会
北京路与上下九路名扬四海,是广州市商业历史的记载、象征和窗口,代表着广州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演绎着岭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神韵,充满了时尚与传统,活力与规矩,形成了独特的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