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在共同的劳动与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体现,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怎样更有效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对提高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素质,保障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的复兴目标的实现关键在民族振兴,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才能长立于历史之林,然而,在现代经济发展与跨地区跨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冲击下,民族文化濒临消失与灭绝的危险,历史证明要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必须依靠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一个体系,又是教育整体发展的一个阶段。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焕发出蓬勃发展生机。在民族地区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因其所在地理位置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赋予它在新时期新的历史使命——民族文化传承,虽然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台江县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内在问题主要是学校资源的欠缺,比如师资、经费问题;外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观念对职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相应传承机制的缺乏。民族文化是民族学生认识和了解本民族的载体和媒介,在非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中,民族文化教育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不能占据现代教育体系的主导地位。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危机下,职业院校的作用不可忽视。完善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机制,首先要提高学校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识,确立生产性传承的教育理念;其次,建立一套民族文化传承的经费保障机制统筹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与相关文化企业和职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部门的链接;最后,建立民族文化意识与中职教育的联动共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