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地农业土地利用的资源条件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WU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重庆喀斯特山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并对重庆喀斯特地区进行了分区;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喀斯特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农业土地利用的生态位适宜度的定义和计算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典型农业区进行了研究。 本文简要介绍重庆市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概况;从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脆弱以及人地矛盾突出等四个方面,阐述喀斯特山地资源环境条件对农业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影响;阐述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并提出农业土地利用的生态位适宜度的定义,在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喀斯特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土地利用的生态位适宜度的计算模型;然后运用生态位适宜度计算模型,结合其他数学方法,对8个典型农业区的生态位适宜值进行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荔枝信息的提取,研究了国内外用遥感技术提取专题信息的方法,特别研究了混合像元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对光谱混合模型进行了分析,对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AM/FM/GIS系统已应用于管理、维护和操作带有网络特征的城市公用事业领域的各行各业。国内外很多单位纷纷推出了自己的AM/FM/GIS软件平台和解决方案,来满
论文首先分析了人类所面临的人居环境问题,并对国内外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这些评估模型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新的评估模型的必要性;论文第二部
在旅游目的地管理过程中,旅游信息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以往文献对旅游信息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运作有局于信息技术和局于旅游信息系统的两个明显不足。本文的研究和设计就是要跳出
何为道德,如何提升道德?毋庸置疑,这是个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话题。在我看来,我们要对道德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积极践行它。  如何看待道德?  道德是个人立身之本,它是公民素质、公德心的本源。你只有内心常怀道德,才能去努力提升素质,培养公德心。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炎黄子孙的血液中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愿每个人都能常怀道德之心,踏实做人,理智做事,以道德为根,安身立命。  道德是国家前进之魂。孟德
期刊
本文采用Landsat-TM和ASTER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应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和景观类型斑块等级结构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1985年到2003年泉州与高雄地区的土地利用/覆
散射计是一种专门用于获取全球海面风速风向的主动式微波遥感器。散射计风场反演的核心技术包括风矢量求解和模糊去除两部分。风矢量求解是根据一定的模型函数和目标函数,从几
  滑坡作为一种典型的环境地质灾害,其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但由于滑坡发生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对于区域滑坡的空间分析预测仍然十分困难。 本文利用了GIS空间分析和
城中村在我国大中城市的普遍存在,给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越来越多的障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这些村的自身发展和村民的长远利益。从90年代末,城中村现象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