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理论的碳纳米管分散状态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u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分散状态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碳纳米管分散状态的表征方法众多,但由于各种表征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对于碳纳米管分散状态的评价缺乏统一性,制约了复合材料强化机制的研究,并进一步影响宏观性能的提升。因此,如何检测和评价分散体系中碳纳米管的分散状态,并建立碳纳米管分散状态与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构效关系,成为复合材料制备和应用领域的重中之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对碳纳米管浓度、分散方法、分散参数的调控,获取了大量不同分散状态样品;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碳纳米管分散状态在不同尺度下的观测,基于分形理论对不同尺度下碳纳米管分散状态进行了计算,建立了碳纳米管分散状态标准评价方法;以分形维数为“桥梁”,建立分散状态与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构效关系,并探讨了分形维数对预测复合物宏观性能的普适性。主要开展如下工作:(1)采用超声法,通过调整分散参数,制备了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0.1wt%、0.5wt%的去离子水分散液,通过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流变仪对分散液中碳纳米管分散状态进行了系统的表征,通过测试碳纳米管/聚乙烯醇薄膜的电学、力学、热机械性能,探讨了不同表征方法对评价碳纳米管分散状态的适用性。(2)针对目前碳纳米管分散状态表征过程中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定量表征碳纳米管分散状态的方法。通过调节碳纳米管浓度(0.1wt-0.5wt%)、分散方法(超声破碎、球磨法)、分散时间(30min、60min、90min、120min),得到了具有不同碳纳米管分散状态的分散液,运用盒子法计算了基于碳纳米管分散液光学图像、扫描电镜图像、透射电镜图像的分形维数,并发现,分形维数能够定量的表征碳纳米管在分散体系中的分散状态。当用盒子法计算基于分散液数字图像的分形维数时,存在适用的尺度范围,数字图像中最小网格所代表的尺寸应该小于碳纳米管的直径,大于碳纳米管之间的间距。利用光学图像计算时,其最小网格所代表的尺寸不在界定的尺度范围内,分形维数不能反映碳纳米管的真实分散状态。利用扫描电镜图像、透射电镜图像计算时,其最小的网格数处在界定的尺寸范围内,此时分形维数能够反映碳纳米管的真实分散状态,分形维数逐渐增加的过程中,碳纳米管的分散状态越来越均匀。(3)数字图像中最小网格所代表的尺寸在界定的尺度范围之外时,分形维数与聚乙烯醇的电导率、拉伸强度没有明显的拟合关系。数字图像所代表的网格尺寸在界定的尺度范围内时,分形维数与聚乙烯醇的导电率呈指数型增加的关系,与拉伸强度呈线性增加的关系;此时,分形维数可作为“桥梁”,有效地对分散体系中碳纳米管分散状态和复合材料的力学、电学性能进行搭接。通过分形维数对碳纳米管分散状态的定量表征以及与复合材料性能的联系,建立了碳纳米管分散状态评价的标准化方法。
其他文献
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尽管他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因为很有才华,所以仍被许多年轻女子所爱慕。不过,他却对其他的女子都不感兴趣,只想一见当时才貌双全的卓文君。为了赢得卓文君的青睐,他还在同伴的帮助下,精心设了一个局——在酒宴的席间弹奏了一曲“凤求凰”,以表达自己的求偶之意。而卓文君恰巧也在帘后偷偷观看,结果果真与司马相如一见倾心,之后两人便成就了一段佳话。直到今日,这个“一见钟情”的故事还在被人
英语学科的语法知识点多且零散,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学习能读,而常规的英语语法教学方法讲究强行记忆,其效果不明显,学生无法灵活运用.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采用任务
铁基非晶涂层因其高硬度、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而引起研究者们浓厚的兴趣,然而其相对较差的结合力和韧性限制了其广泛的工业应用。近年来,为克服这一难题,人们将目光转向含
九年级作为初中的最后一年,任务多,任务重,作为数学这个学科来说,九年级的数学也是逻辑思维最强,难度最大的一年.如何将这一年的数学知识有效的让学生掌握,是摆在每一个九年
酸性环境中的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可促进次生高铁矿物施威特曼石和黄钾铁矾等形成,这些生物成因铁矿物通过吸附、共沉淀、结构元素的结合和取代等机制,能够有效去除
对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课堂教学不能发挥必然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进步.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之下,研究有效的数学课
本文在阐明了内疚情绪的定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浅析了儿童内疚心理的四个发展阶段,即内疚前阶段、内疚早期阶段、补偿行为出现阶段和内疚成熟阶段,以期为后续探究其成因与应对
脱氮除磷是近年来污水生物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以其可实现同步脱氮除磷而极具发展潜力,然而其在国内的应用却表明,该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并不理想。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