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的进步让人类进入了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1]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智能医疗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①。目前,中国医疗卫生资源存在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与慢性病和流行病的蔓延,导致就医需求激增;另一方面,为大多数人民群众服务的县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医生医疗水平不足,这些状况在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严重。而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内容之一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将大力推动“AI+医疗”行业发展,使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快速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动和相关政策资金支持下,县级综合医院迎来大突破,进入全面建设时期。因此,本文以中国西部地区县级综合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设计使县级综合医院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需要,满足不断升级更新的医疗技术设备的使用要求,这对于提高中国西部地区县级综合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医疗空间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相对宏观的角度了解县级综合医院运行机制和功能定位,梳理总结县级综合医院相关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充分挖掘已经较为成熟应用和未来应用于县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技术设备,总结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在医院建筑空间中的需求。
其次,选取中国西部地区十家县级综合医院,采用实地调研、访谈问卷等方式,针对医院建设现状和现有医疗技术设备使用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掌握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对不断革新的医疗技术设备的认知与评价。
然后,分析医疗技术革新对医护人员工作和患者就医流程的改变,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医院门急诊科室、医技科室、后勤保障科室和候诊公共空间如何变化。
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县级综合医院门急诊科室、医技科室和手术室重点空间进行优化设计,并总结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县级综合医院建筑中部分功能空间的优化设计策略,以期更好、更高效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动和相关政策资金支持下,县级综合医院迎来大突破,进入全面建设时期。因此,本文以中国西部地区县级综合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设计使县级综合医院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需要,满足不断升级更新的医疗技术设备的使用要求,这对于提高中国西部地区县级综合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医疗空间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相对宏观的角度了解县级综合医院运行机制和功能定位,梳理总结县级综合医院相关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充分挖掘已经较为成熟应用和未来应用于县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技术设备,总结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在医院建筑空间中的需求。
其次,选取中国西部地区十家县级综合医院,采用实地调研、访谈问卷等方式,针对医院建设现状和现有医疗技术设备使用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掌握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对不断革新的医疗技术设备的认知与评价。
然后,分析医疗技术革新对医护人员工作和患者就医流程的改变,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医院门急诊科室、医技科室、后勤保障科室和候诊公共空间如何变化。
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县级综合医院门急诊科室、医技科室和手术室重点空间进行优化设计,并总结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县级综合医院建筑中部分功能空间的优化设计策略,以期更好、更高效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