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对跆拳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Nian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索太极拳对跆拳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为研究方法,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拓展此方面研究的思想。以吉林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跆拳道专业200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正常跆拳道训练和正常训练之余附加太极拳锻炼,在试验后通过问卷测量实验对象非智力因素变化情况,以及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对照组学生经正常跆拳道训练后,非智力因素的变化情况不具有显著意义。对照组实验前后成就动机、运动热情、运动坚持性、运动焦虑、运动自信心、运动好胜心、运动独立性、运动责任心、情绪稳定性、注意稳定性十个维度的P均大于0.05,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2.实验组实验前后在成就动机、运动热情、运动坚持性、运动焦虑、运动自信心、运动好胜心六个维度的P均小于0.01,实验前后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注意稳定性P=0.017,情绪稳定性P=0.017,P<0.05,说明实验前后实验组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稳定性具有显著性差异;而运动责任心P=0.071,运动独立性P=0.811,P>0.05,实验前后实验组的运动责任心和运动独立性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3.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成就动机、运动热情、运动坚持性、注意稳定性、情绪稳定性、运动焦虑、运动好胜心七个维度的P均小于0.01,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这七个维度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运动责任心P=0.104,运动自信心P=0.056,运动独立性P=0.958,P>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运动责任心、运动自信心、运动独立性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证明太极拳运动对于跆拳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有良好的影响。 4.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动作协调这个维度t=-3.253,P=0.002,P<0.01,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动作协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动作实效性t=-2.631,P=0.011,P<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动作实效性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动作规范以及动作熟练程度的P值分别为0.503、0.377均大于0.05,因此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动作规范和动作熟练程度不具有显性差异。说明跆拳道运动员由于非智力因素的改变,动作协调性与动作实效性有所变化最后,本文根据太极拳对跆拳道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建议在跆拳道运动员的日常锻炼中应运用太极拳运动作为提高其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对组织在学习管理性思维中的误区进行了分析。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阐述了论题的意义,目前对于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管理性学习障碍方面的研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记忆错觉是人类记忆的重要现象之一,它是指人们会错误地回忆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件或者回忆出来的事件与其经历过的真实情况完全不同。自1885年H.Ebbinghaus发表《论记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