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Rγ激动剂15d-PGJ2联合RXRa配体9-cisRA抑制MG-63细胞活性并诱导其凋亡的机制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是细胞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最初发现它是脂肪细胞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近期研究证明PPARγ也表达于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中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凋亡或分化。某些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配体结合于PPARγ,如天然配体15-脱氧-△12,14前列腺素J2(15d-PGJ2)和脂肪酸衍生物及合成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能激活PPARγ调控包括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存储等许多基因的表达。PPARγ激动剂在某些肿瘤中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分化而抑制恶性肿瘤发展,因此其在肿瘤学中有望成为防治肿瘤的因子之一。维甲酸类受体(RXR)属于类固醇/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是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在多方面调节多细胞动物生命活动。这类受体包括大量天然和合成类视黄醇配体,其中9-顺式维甲酸(9-cisRA)是RXR的高效天然配体,可通过消除阻遏状态而激活RXR。PPARγ可与RXRα形成一个异源二聚体而激活下游基因的转录活性,引起一系列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或分化。   目的:   本文以人骨肉瘤细胞MG-63为靶细胞,研究PPARγ的内源性配体15-脱氧前列腺素2(15d-PGJ2)和维甲酸X受体(RXRα)的配体9-cisRA单独及联合作用对MG-63细胞增值活性的影响,探讨PPARγ和RXRα配体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为抗肿瘤治疗寻找新的靶点。   方法:   1.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单独使用15d-PGJ2或9-cisRA以及两者联合作用对细胞增值的影响。2.FCM AnnexinV/PI双染色检测药物干预后对MG-63细胞的周期影响及细胞凋亡和坏死。3.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单独使用15d-PGJ2和9-cisRA以及两者联合作用对MG-63细胞中PPARγ和RXRα mRNA的表达影响。4.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药物干预后MG-63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53,Bax/bcl-2的表达情况。   结果:   1.MTT结果显示:单独使用15d-PGJ2或9-cisRA均能够抑制细胞活性,各浓度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药物浓度增加作用增强。药物作用48h达到最佳抑制效果,48h、72h及96h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加药组细胞G1期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S、G2/M期相应减少,且细胞凋亡率增高。联合用药组G1期细胞数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3.RT-PCR检测PPARγ及RXRα mRNA的表达,并同时逆转录稳定的内参片段β-actin,以二者的面积灰度值比值作为该mRNA的相对表达量,PPARγ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0.94±0.23,5μM9-cisRA组1.85±0.44,20μM15d-PGJ2组2.06±0.35,联合组2.44±0.36;RXRα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1.06±0.16,5μM9-cisRA组2.13±0.12,20μM15d-PGJ2组1.78±0.31,联合组2.33±0.47,各加药组PPARγ和RXRα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目的基因表达均强于单独使用组(P<0.05)。4.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药物干预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ax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而p53和bcl-2表达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的作用明显强于单独用药组(p<0.05)。   结论:   1.PPARγ激动剂15d-PGJ2和RXRα配体9-cisRA及二者联合使用均可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生长,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且诱导细胞凋亡。联合用药强于单独用药,表明二者具有相加作用。   2.15d-PGJ2和9-cisRA可能通过增加PPARγ及RXRα mRNA表达,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及下调bcl-2、p53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   3.PPARγ及RXRα有望成为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土壤微生物在地球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微生物在土壤中分解有机物质形成腐殖质并释放养分,使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合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土壤微生物
目的:   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飞跃发展,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基因组将被测序。从头组装一个微生物基因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把测序的原始序列进行拼接得到重叠群,第二个
本论文以水热法合成的Cu2ZnSnS4(CZTS)粉体为源,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了CZTS薄膜,组装了结构为FTO/CdS/CZTS/Mo的薄膜太阳电池;探讨了CuCl、Cu(AC)2、ZnCl2、Zn(AC)2、Sn(AC)2、SnCl4、Sn(AC)4等原料对热注入溶液法合成的CZTS纳米粒子的化学组成、晶相、磁性的影响;使用热解法制备了SnS薄膜,并分析了不同热解次数对所得SnS薄膜化学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