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就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这种民本思想对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强调对人性的尊重和人权的维护,强烈地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神学历史观。虽然这些思想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权力和利益而产生的,但是它们对当时以及现代行政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科学发展观”,并强调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之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不仅包括社会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政治发展,更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政府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公共行政领域则体现为以民为本,即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政府行政的根本,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民来展开,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政府,同时进入新世纪我国面临着各种新问题,对政府职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于是,政府职能向一个什么样的方向转变,以及怎样转变就成为了一个时代性的话题。但是政府职能转变在我国提了很多年,收效甚微,多在政府机构设置上转圈子,职能转变未见实质性效果。“管制全能型政府”仍然存在,政府职能仍然存在严重的人本价值缺失,政府部门的官本位思想、包办作风、行政权力扩张等导致了政府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其中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然而归根到底,在于当中的基本价值取向问题。因此,转变政府职能要从转变行政价值开始。将以人为本作为我国公共行政的价值诉求是由我国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以人为本的行政价值是我国公共行政的价值目标、行为准则和道德基础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提倡以人为本的行政价值,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本文就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政府职能形式以及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强调首先强化政府的角色定位,其次通过弱化或强化职能的方式来进行政府职能转变,最后通过政府职能法制化、行政方式的转变以及政府职能评估机制的创新等方式来保障政府职能转变中的以人为本行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