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口径发动机包覆层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中,包覆层具有抑制燃烧,防止壳体被烧穿的作用。在包覆层制作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的影响,在包覆层表面形成凹坑(开口气泡)或者凸起(闭口气泡)的缺陷,直接造成缺陷处的包覆层厚度太薄,导致壳体被烧穿,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射失败。因此,对发动机包覆层表面进行缺陷检测对确保发动机的发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固体火箭发动机包覆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检测要求以及发动机的特点,设计了系统的总体结构,使用工业相机、光源、伺服电机等硬件装置搭建检测平台。为了实现对不同口径的发动机包覆层进行缺陷检测,设计了多关节的测量臂,并提出了对包覆层进行等间隔采集的方案。针对系统采集的原始图像存在缺陷对比度低、背景灰度不一致以及图像畸变的问题,采用高低帽变换方法消除背景的影响并提高缺陷的对比度,采用坐标几何变换的方法校正缺陷图像畸变。通过对相机采集的图像进行标定,得出像素点与实际距离对应的关系,并根据缺陷图像中不同位置像素点的大小表征缺陷面积。由于不同的缺陷图像中缺陷的位置和大小存在差异,采用基于位置的图像匹配方法提高缺陷大小的检测精度。实验证明,采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可有效的检测发动机包覆层表面缺陷,为此类产品的缺陷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人们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变化,对自身的生命健康有了很大的关注,生命质量监护已成为个人生活的重要指标。市场上推出的监护仪产品,受到体积和价格等条件
近几年,随着我国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产业的飞速发展及信息收集渠道的持续建设,非接触的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在信息数据的感知、
在医院,传统的生命体征监护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利用各种单独的仪器来测量病人的各种生命体征数据,繁琐复杂;虽然利用了较为先进的仪器测量,却用传统的人工记录的方法记录数据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成百上千的形状微小、价格低廉和资源有限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的,以无线射频传输方式形成的一个无源类似Ad hoc网络,它可以感知网络目标环境内的信息,然后传
拟态融合可以感知异类红外图像(红外光强与偏振图像)间差异特征的变化,派生出满足图像间不同差异特征融合需求的算法,通过算法间协同嵌接形成融合模型,实现异类红外图像自适应融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频繁发生的网络攻击行为严重影响了网络的正常使用并威胁着信息的安全。网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是一类可以逼近香农容量限的线性分组码。LDPC和积译码中信息更新的次序称为调度,它直接影响译码的收敛速度、误码性能和译码复杂度。在常见的泛洪调
存储器的性能在很多数字化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之一。DDR SDRAM具有容量大、读写速度快、运行稳定性强、技术成熟以及高性价比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
图像中的小目标检测一直是数字图像处理学的重要课题,也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由于小目标在图像中缺乏尺寸、形状、纹理等信息。所以在单帧图像中无法检测出来,因此需要
随着图像处理软件的快速传播,人们能够轻易的复制和篡改数字图像。所以,数字图像的版权保护和内容认证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半脆弱水印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