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城市化”职能及空间表现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和空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渐渐成为了城市的公共活动场所,空间也从庄严肃穆走向自由丰富。在这种情形下,从公共图书馆本质职能出发去探讨空间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大量的文献及案例的研究基础上,按时间顺序研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发现公共图书馆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并提出这种变化的内在因素是城市化职能,外在表现是城市化空间,引出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对公共图书馆的城市化研究首先从其职能出发,综合现如今对公共图书馆职能拓展的描述,发掘其中本质内涵,总结城市化职能的意义在于知识和信息传播理念理念的革新。分别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知识和信息传播广泛化、休闲化、公民化和扁平化,这也是公共图书馆本质职能体现,是公共图书馆城市化的内在因素。形式追随功能,在对公共图书馆城市化内在因素即城市化职能的基础上,从建筑的城市意象的角度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城市化的外在表现即城市化空间,并将其分为集聚空间、连续空间、流动空间和开放空间四类,通过案例进说明公共图书馆城市化空间给图书馆带来新的生命力,最终达成图书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使命,这也是形式追随功能的最好体现。最后对未来公共图书馆城市化进行展望,分析未来人们对精神自由的需求,进而引起传统图书馆观念的瓦解,在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向两极化。
其他文献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是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我国加速城市化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碑林历史街区是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增量扩张已逐渐让位于存量更新,既有街区的渐进式改造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议题。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已经得到普遍重视并取得丰富成果,但大量存在的普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快速发展,与体育馆建筑节能、健康相关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京津地区高校体育馆比赛厅采光设计的研究,提取一种较为直观的采
遗址是最直观的人类祖先生活的时空见证,其保护与展示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遗址公园及其遗址博物馆也随之发展起来。那么作为现代人与历史遗址之间的媒介和物质载体,它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高层建筑在向着高密度、集群化发展,高层建筑在解决了人口增长、用地紧张等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日照不足、城市环境尺度失调等诸多的弊端。在这
学位
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和发展,互联网经济已经渗透到众多传统产业,几乎每个行业都面临着“互联网化”的问题。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实体经济日渐萎缩,传统商业面临了巨大
学位
论文简要回顾了人类对住居环境的认识过程,以及我国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城市面貌缺乏特色、文化内涵贫乏等现象,再以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和山水城市理论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