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信访形势的日益严峻,信访问题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研究成果颇丰。但从研究现状来看,相关研究主要从上访者的角度出发,大多关注上访动机、行动逻辑等,从信访治理角度出发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对基层信访治理实践的经验性研究还未成为主流,少量的研究成果仍在乡村政治的框架内关注农民的上访问题,而缺乏对城市化地区的考察。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述评的基础上,以Y街道为考察对象,聚焦于基层信访治理的功能、体制机制及基层治访策略与技术,通过对宏观信访格局变迁和微观基层信访运行过程的观察,揭示基层信访治理格局的变迁趋势及其背后的宏观因素。首先,本研究梳理了近三十余年来信访工作的整体变化状况,通过对宏观的信访功能定位和机构及其职权的考察,呈现了一幅完整的宏观信访格局变迁图景。研究发现,信访工作已经从最初服务于领导机关的“秘书”工作模式发展成为功能庞杂、地位显著、权力膨胀的“大信访”模式,信访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次,本研究以Y街道的信访治理过程为例,从基层信访功能与治理对象、信访工作网络、治理策略与治理技术等方面细致描述了近十年来基层信访治理格局的变化状况。研究发现,基层信访在治理功能与行为功能方面均发生了异化,基层信访工作逐步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其治理对象也从来信来访群众扩展至所有“不稳定”因素,由此也促使基层信访工作网络日趋完善。同时,基层政府在维护稳定的压力下,遵循策略主义的治访逻辑,“刚柔并济”的治理技术日趋常态化。基层信访治理的这一变迁趋势本质上体现了基层信访工作与维稳体系的交融。最后,在梳理宏观信访格局变迁与基层信访治理的各个面相的基础上,本文揭示了基层信访治理变迁背后的宏观因素。在自上而下的权力关系中,基层政府不过是国家政权的基层代理人,基层信访治理与维护社会稳定交融的变迁趋势实质上是宏观信访格局变迁的反映,宏观信访格局通过上下层级关系、压力传导等机制深深地影响着基层信访治理。因此,要提升基层信访治理效能,根本上还要从宏观信访体制、信访观念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