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区县优势产业集聚辨识方法及其创新互动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zh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产业集群在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中一种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空间聚集带来的创新优势,探讨了创新的“集群效应”。但目前的大多数研究偏重于产业集聚的条件、机制与模式的理论探讨,结合地区实际的系统研究不足,同时偏重于区域产业集聚或区域创新能力的孤立分离式研究,而相对漠视对两者的互动影响机制的探究。 基于这点,本文试图完善优势产业集聚的辨识指标体系及方法,对上海区县优势产业及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系统地研究上海区县优势产业集聚与创新能力提升的互动关系,使其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在区县坚实的产业承载基础之上,真正将科教兴市这一战略有效地落到实处。本研究是在本人参与的上海市科委《上海区县优势产业集聚与创新能力提升的互动效应与关联机制》课题支持下进行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作者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论文研究成果更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首先针对目前关于产业集聚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的部分不足,以及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关联研究的缺少,继续研究探讨了产业集聚的量化测度指标。接着进一步将区域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相关联进而研究两者的互动关系和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揭示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互动效应。最后论文将所研究的理论部分应用于上海区县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一些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融合发展的具体思路与对策。研究既有助于打造上海各区县优势产业集聚创新特色,又有助于提升上海的国际竞争力,为上海各区县产业升级、创新资源整合及创新政策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上世纪70年代,随部队驻守在陕西关中的一个小县。那期间每到春节都要观看当地农村的社火表演,印象最深的肩扛铜钱串子的刘海、威仪端庄的关二爷、大义凛然的徐彦昭、英姿飒爽的穆桂英……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曾让我兴奋不已。多年后转业回到西安,偶然在电视里看到一则陕西社火在英国爱丁堡表演的报道,那些质朴的关中农民在异国他乡展示社火魅力的壮观情景,再次令我震撼,从而也激起我拍摄关中社火的夙愿。  于是,从20
期刊
本研究选取泥河湾盆地中部,桑干河南岸籍箕滩村附近一个上部0-164 cm为河流相冲洪积沉积、下部164-604 cm为牛轭湖相沉积的典型剖面(JJT,40°6’46"N,114°26’54"E),进行了
由于城市规模扩张和农业产业升级的双重冲击,位于大城市边缘区的村落空间发生了重大变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对边缘区村落进行重构势在必行。本文以南京城市边缘区的村落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