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小学教师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人们越来越重视研究我国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从历史的角度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和考察新中国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历程,总结建国以来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探求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未来发展,也是研究小学教师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在学术界尚不多见。因此,作者以此为选题,试图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新中国小学教师队伍历史发展的研究,进一步深刻认识建国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教育政策等因素,对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巨大影响;认识小学教师队伍自身发展的规律;理清我国小学教师队伍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中国当代教育史的研究填砖加瓦。作者试图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努力站在历史的高度,结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际与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探索我国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新思路。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全面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教师队伍发展的历史过程。首先,考察了我国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揭示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教育政策等因素对小学教师队伍发展的制约。第二,从小学教师来源渠道、学历水平、培养与培训、社会经济待遇等方面,考察了我国小学教师队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以求对我国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有一个历史的全方位的认识。第三,总结了小学教师队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总结了我国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作者认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小学教师的培养必须遵循学历水平不断提升的发展规律;小学教师的职后培训必须注重实效性;要提高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促进小学教师队伍健康发展;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有相应的教育立法作保障。 第三部分,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教师队伍发展的历史和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小学教师素质要求,提出了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思路: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要建立互动的机制;完善小学教师聘任制度;加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开发校本培训;以法律为准绳,规范教师资格,提高小学教师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增加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