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坡面细沟侵蚀发育过程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24321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沟侵蚀作为川中丘陵区坡耕地最主要的侵蚀方式之一。细沟网和细沟形态发育不仅会导致径流动能和微地形起伏变化;反之径流侵蚀动能和地表微地形变化也会影响细沟侵蚀。因此,本文以川中丘陵区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冲刷试验,结合立体摄影测量、ArcGIS和多重分形等技术与方法,研究不同流量(4 L/min,6 L/min,8 L/min)、坡度(10°,15°,20°)和上方填土面积(0.15 m2,0.3m2,0.45 m2)条件下细沟发育过程及形态、径流水动力学和地表微地形变化特征,揭示细沟发育过程中细沟形态与地表微地形和水动力学参数耦合关系,构建相应条件下地表微地形侵蚀预测经验模型,以期为紫色土区坡耕地细沟侵蚀动力机制和细沟侵蚀模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冲刷条件下紫色土坡面细沟侵蚀过程分为:跌坎发育-断续细沟-溯源侵蚀(下切)-细沟稳定四个阶段。随着流量增加,细沟条数和高级沟道数增加,细沟网络逐渐由树枝状向单一状转变;流量≥6 L/min时细沟网发育减缓,细沟断面形态逐渐由“U”型向深“V”型转变。20°坡面高级沟道占比最大为38.9%,细沟网形态呈单一状;坡度对沟深影响明显,20°坡面沟深最大为0.074 m,细沟断面形态由浅“V”型向深“V”型转变。随着上方填土面积增加,细沟弯曲度增大,细沟网形态为树枝状;当上方填土面积≥0.3 m2时,细沟复杂度减小,细沟断面形态逐渐由“V”型向“箱”型或“U”型转变。(2)随着流量增加,径流流态逐渐由缓层流向急过渡流转变,阻力系数逐渐降低,断续细沟和溯源侵蚀阶段径流动能增加明显;8 L/min流量条件下径流剪切力,功率和单位径流功率最大,流量≤6 L/min时,径流侵蚀动能变化较小。20°坡面径流流速、功率和单位径流功率远大于其他条件,流态属于急过渡流。坡度≤15°时流态为急层流;10°坡面阻力系数远大于其他坡面。上方填土面积<0.3 m2条件下时,径流属于缓过渡流;填土面积≥0.3m2时,流速、剪切力、功率和单位功率远低于其他条件,阻力系数缓慢波动。(3)坡面相对高程变化量在8 L/min流量条件下最大(-120 mm20 mm);简单分形维数f(α)max、奇异指数跨度△α和△f(α)均在8 L/min流量条件下最大;流量≥6 L/min时,地表起伏度增大,地表微地形趋于尖锐。坡面相对高程变化量在20°坡面最大,细沟侵蚀剧烈;简单分形维数f(α)max、奇异指数跨度△α和△f(α)随坡度增大而增大;坡度≥15°时,断续细沟和细沟稳定阶段地表起伏明显。随着上方填土面积增大,坡面相对高程变化量降低(-110 mm20 mm),简单分形维数f(α)max、奇异指数跨度△α和△f(α)在0.45 m2条件下最低。(4)流量对地表微地形起伏影响较大。不同流量条件下,△α和△f(α)与细沟形态和径流水动力学参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弗汝德数对△α预测效果最好,地表微地形起伏与沟长、复杂度和阻力系数的拟合效果较优。不同坡度条件下细沟宽、剪切力和阻力系数对△α预测效果最好,△f(α)与径流功率拟合效果最优。填土面积与△f(α)显著相关,且△f(α)可用细沟复杂度有效预测;细沟密度、宽度和阻力系数对△α预测效果最优。
其他文献
通过考察酮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透皮情况,由结果预测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发展前景.方法制备酮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并测定2h、4h、6h、8h、12h、24 h时间点的药物累积透过皮肤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单臂外固定支架、全环Ilizarov式外固定架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病例的6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利用声音、音乐、故事,使讲课生动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快乐中学习.这就要求教
本文提出了一种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新算法,使Touati-Ahmed,Storey提出的混合共轭梯度法(以下简称AS)和Gilbert,Nocedal提出的混合共轭梯度法(以下简称GN)成为新算法在精确线性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生学
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工程。自学校精品课程立项以来,作者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进行了大量探索和改革性的工作,并就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设想。
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富锂材料前驱体Ni0.33Mn0.67CO3,并通过前驱体合成富锂材料Li1.37Ni0.33Mn0.67Oδ。通过XRD,SEM,ICP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多种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