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环境车辆跟驰行为的分子动力学建模及纵向协调控制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l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建设迎来自动驾驶技术、交通环境和管控技术等要素的变化,交通系统呈现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CAV)和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HV)混合共存的状况,并在整体上涌现出新的交通行为特性。面对CAV与HV混合共存发展态势,聚焦单车道网联混合车流的动态耦合特性,遵循“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物理规律,依次对HV跟驰、CAV跟驰、CAV队列形成与控制以及网联混合车辆簇的速度优化作了深入研究。具体包括:(1)为弥补传统车辆跟驰模型忽略驾驶员心理特性和车辆本身加减速性能存在差异的缺陷,从分子动力学角度解析了车辆跟驰行为与惰性分子之间运动的相似性,并基于Lennard-Jones势函数建立了分子跟驰模型,该模型能更好地解释驾驶员对远近不同距离跟驰过程中以及对加减速操作的不对称问题。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子跟驰模型下车辆加减速跟驰时的加速度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对前导车减速的敏感性比加速时更强,对近距离的加/减速跟驰敏感性比远距离加/减速时更强,模拟结果能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得到较好地解析。与经典的OV模型相比,该模型更贴合实测数据,可以更精确地描述驾驶员的跟驰特性。(2)为系统刻画CAV在行驶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风险,建立包含车道线势场、道路边界势场和车辆作用势场的安全势场模型。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针对现有车辆势场函数存在引力和斥力表达式分割独立的缺陷,借鉴分子间相互作用关系建立统一的基于Lennard-Jones势的车辆相互作用势场函数,同时引入前车的加速度参数,加速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车辆作用势场的分布进而能够有效地反映车辆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安全势场的动态变化趋势。将安全势场模型应用于CAV跟驰行为决策,通过上海自然驾驶数据集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与现有经典的IDM和VTH模型进行对比,该模型在不同交通场景中有更平滑的响应曲线来改善跟车安全和效率,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3)针对不同空间分布下的CAV,如何在没有任何碰撞的情况下进行CAV编队和队列保持,提出一种结合图论和安全势场理论的队列形成和控制策略。利用图论描述CAV之间的信息拓扑结构,规划队列形成过程中的轨迹。同时,利用安全势场来表征队列形成过程中车辆的行驶风险,制定了面向全过程的4步骤策略,实现队列初步形成和保持。通过设计三种不同CAV分布场景来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分布在不同车道上的车根据车辆之间的信息合并到前导车辆所在的车道上而无碰撞。此外,通过引入多前车加速度信息,CAV队列在交通安全和效率方面与两种典型的VTH和IDM方法比较均有明显的提高。(4)CAV队列对上层控制器输出的结果进行跟踪控制的过程中,会受到车辆动力学、通信延迟和外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会降低队列跟踪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鉴于此,设计一种自适应鲁棒控制器。通过合理的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和逆动力学模型设计了驱动和制动切换策略,在控制器基础上加入自适应项,并使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求解出该控制器具有鲁棒性的条件。仿真表明,与鲁棒控制方法和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可以精确地实现对上层控制器期望值的跟踪,而且可以大大减少通信延迟对控制器性能的影响,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5)为减小高速公路出现的交通振荡,提出一种基于运行轨迹的单车道混合车辆簇速度协调控制策略。利用路测交通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并结合交通波的波速和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对下游车辆簇中的CAV轨迹进行偏移和修正以预测尾车HV的运行轨迹,根据预测轨迹对上游车辆簇CAV首车在不同时间点的速度分布进行规划,引导CAV通过长时间小幅度变速的方式代替短时间的大幅度变速来抑制速度振荡的传播,使上游CAV车辆簇能以更合理平滑的速度逐渐合并到下游车流。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CAV渗透率为0%~25%、瓶颈开始的位置为575m~975 m的范围内,渗透率越高、瓶颈开始位置越远以及CAV所选用的速度引导曲线越平滑,对速度振荡的抑制程度就越强,同时证明了速度协调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小交通流的波动,提高驾驶员舒适性和车辆队列整体通行效率。
其他文献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太阳光热储能电站的成功并网发电,将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然而,储能介质(熔盐)对Fe基合金产生的腐蚀问题,给电站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采用金属基陶瓷涂层Al2O3-Fe复合材料替代Fe基合金,可以有效预防腐蚀的发生。其中,Al2O3/Fe界面是复合材料的关键部位,承载能量和载荷的传递任务,界面结合性质决定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因此,深度剖析Al2O3/Fe界面微观性质,揭示
学位
随着无线技术在通信和传感器网络中的广泛应用,终端和移动设备中阵列天线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阵列天线潜在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包括通讯系统、射频标签和生物医学系统、军事应用、以及无人驾驶等。一般地,阵列天线通过改变天线单元馈电相位和幅度的方式实现辐射电磁波调控。随着大规模大容量等通信技术需求的提出,对阵列天线单元数目需求增多且预留给天线的物理空间变得极为有限,通过传统的馈电方式实现阵列天线单元的相
学位
基于蒙特卡洛法而建立的DRESOR(Distributions of Rations of Energy Scattered by the medium Or Reflected by the boundary surface,被介质散射或壁面反射的能量分布份额)法,因其能够获得高方向分辨率辐射强度而成为辐射传热数值计算的重要方法之一。DRESOR法是散射(和/或反射)概率统计与方向离散解析计算相
学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结构变化、避险意识提升,保险业的系统重要性更加凸显。截至2020年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3.3万亿元,其中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总资产占比分别约为9.87%、84.55%。我国寿险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同业产品竞争激烈、部分公司投资激进、资产负债管理薄弱、错配现象较为普遍、潜在风险不断积聚等问题。为补齐监管短板、规范市场乱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原保监会于2018年3月发布
学位
第一部分紫草素&多烯紫杉醇双药微乳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理化表征目的本部分实验从制备角度对紫草素和多烯紫杉醇双载药微乳的成乳性、组分配比、包封率、稳定性等进行考察,确立最优制备工艺。方法以紫草素和多烯紫杉醇为包埋药物,通过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优化选择,确立最优处方;借助伪三元相图考察各制备工艺下的紫草素&多烯紫杉醇双载药微乳处方的成乳性;通过不同处方的粒径、zeta电位、稳定性、外观、双药包
学位
固-液复合润滑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的润滑技术,它利用液体润滑剂的流动自修复、低摩擦弹流润滑特性以及固体润滑薄膜的高承载、耐磨损的特性,可大幅度改善材料在极端、多变工况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延长工件的服役寿命。作为第一个产业化的氮化物硬质涂层,TiN涂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及独特表面性能,在机械加工、发动机等多个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为适应复杂多变的使用环境,对T
学位
第一部分缺氧预适应保护心肌细胞拮抗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目的:培养原代心肌细胞(primary cardiomyocyte,CM)及H9c2细胞系,构建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检测缺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的保护效应。方法:无菌环境下切取1~3天新生Sprague Dawley(SD)大鼠的心脏,结合酶消化法、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CM
学位
2014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五次评估报告,再次明确指出气候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从全球气候变暖话题的讨论,到不断寻求多元的国际解决路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逐渐从“国家中心主义”过渡为“复杂多元主义”的体系,从“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过渡到了以《巴黎协定》为核心的“自下而上”的治理体系。一方面,温室气体问题的非排他性造成气候变暖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
学位
太赫兹技术在宇宙天文探测、环境监测、安全检测、生物医疗、高速通信、国防安全、反恐探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无源器件如传输线、天线、滤波器、功分器、双工器等是太赫兹系统前端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整个太赫兹系统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太赫兹元器件高损耗、低效率、制备难度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太赫兹技术的发展。目前,无线系统正朝着高性能、小型化、高可靠性等趋势发展,因此研究低损耗、高效
学位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美战略竞争不断加剧。在这个新背景下,围绕国际制度改革与建设的竞争已成为中美竞争的焦点。作为崛起国,中国在一些议题领域(尤其是经济类议题领域)发起国际制度的改革与创设行动,这被一些美国学者和官员认为将挑战美国对相关国际制度的控制力。基于此认识,美国总体上对中国的国际经济制度改革与创设努力持消极和防范态度。但是,在应对来自中国的制度竞争压力时,美国在不同议题领域所采用的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