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伴随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危机也日益加剧。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主体,对此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促使企业变被动治污为主动减排,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学者们研究提出了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是一项灵活、高效的环境经济政策,将市场机制运用于环境管理,从而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实施排污许可证交易,可以在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治理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对节能减排的贡献日益显著,排污许可证交易实践也蓬勃发展,过半省市开始试行排污许可证交易,各试点地区的交易平台陆续建立,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交易中来,从而对企业产生的财务影响也日益加剧。然而对于这类现行会计准则还未涉及的新会计问题企业并不知道如何处理,实务中的会计处理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会计问题的研究,帮助企业解决所面临的会计问题,最终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同时也希望能对相关会计规范的制定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此外,作为一项有重要意义的环境经济政策,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将随着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建立而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这时对排污许可证交易会计问题进行研究,规范排污许可证交易的会计处理,对于促进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顺利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实践发展情况和特点,对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相关会计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分为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第二部分阐述了排污许可证交易会计的理论基础,包括排污许可证交易的基本理论和排污许可证交易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后面探讨会计处理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的现状和特点,也是为后面探讨相关会计问题进行铺垫,并通过对排污许可证交易产生的财务影响的分析,指出企业进行会计处理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具体会计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是结合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的特殊性,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排污许可证的确认和计量、排污许可证交易的会计记录和信息披露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第五部分在对制定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会计规范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制定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会计规范的几点建议;第六部分针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的贡献和不足。本文试图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第一,对于排污许可证的后续计量,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规定,基于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交易市场活跃程度的不同分阶段进行。现阶段各地区尚未形成活跃的交易市场,所以先按基本处理模式即成本模式计量,只确认减值损失,而不确认重估增值。待以后形成了真正意义上公开活跃的交易市场,也可以考虑采用重估价模式,尝试引入公允价值,对排污许可证进行重估增值调整,重估增值部分在冲销以前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后计入权益。第二,笔者认为,要真正解决企业面临的会计问题,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还是要制定专门的排污许可证交易的会计规范。因此笔者在对制定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会计规范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制定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会计规范的几点建议。总而言之,希望本文对排污许可证交易会计问题的研究能为制定的会计规范提供可行的建议。